石牌樓,又名石牌坊,古時稱綽楔。經過比較早的漢闕、衡門、烏頭門,發展出今天的石牌樓圖片形式。《辭海》中記載,石牌樓是一種裝飾性建筑物。有二根或四根并列直柱,上有檐額,多建于街市要沖或名勝處;牌坊又名“牌樓”,一種門架式的建筑物。由立柱、額枋、斗棋等構件和屋頂組成。多用木、石磚、琉璃等材料建造。一般建于祠堂、寺廟、村口、陵園等前面或街道路口。牌坊的名稱大概由里坊制中的“坊”字得來,坊門上掛牌匾,上書坊名,官府懸牌于坊門上用以表彰,故有“牌樓”一詞。

比如杭州天工藝苑建筑設計的石牌樓就是個經典案例,可以發現這種從建筑造型、裝飾布置和風水景觀等多個角度的現代設計,即沒有給環境帶來負擔,又沒有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石牌樓和石牌樓在美化建筑和環境的同時,達到了風水目的,同時滿足了人們趨吉的心理需求。

園林石牌樓圖片樣式
勝景勝地石牌樓在一些風景名勝地區,用牌樓來點綴或者裝飾,以使山水更加美麗迷人、更具人文關懷,使勝景勝地更具有紀念性,富有吸引力,尤其是石牌樓上碑刻題字,對景色更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頤和園的知魚石牌坊、濟南大明湖大門石牌樓、浙江普陀山山門牌樓、山東泰山石牌樓等,我國的風景區基本都有各種了點綴風景。

如果牌樓,為出資建造,則豎排斗子匾上會寫有“圣旨”二字;如若有些牌樓得到皇上御批由地方出錢修建牌樓,那么其斗子匾上會有“敕建”二字;還有一種是寫有“思茶”的官式牌樓,是經皇帝批準,但是需自己出錢。出去端正的橫排與豎排匾額,古人在追求整體美感的同時并沒有拘泥于形式的變化,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異形匾額。
小結:裝飾美是石牌坊雕刻制作的目的。精湛的裝飾藝術,給石牌坊增添了審美價值及文化價值,并且更具有標志性與紀念性。特別是有的石牌坊成了雕刻的載體,似一件大型雕塑藝術品。蘊含著吉祥風水文化,我國古代所建造的牌坊中,有不少是地方是因為修建石牌坊而知名。例如,僅五臺山石牌樓、隆昌牌坊群、徽州牌坊群,廣東的梅溪石牌坊、海南的農村牌坊、福建的新農村石牌樓等,其石牌坊牌樓造型更是千變萬化,多姿多彩,構成獨特的大門建筑美。
作者:長城石雕廠歐陽廣彬,敬業的牌坊牌樓雕刻廠家,我們專注、用心制作,追求........版權屬于: (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12301688.com)版權所有。
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本文來自:http://www.shidiao136.com/paifang001/archives/2412
縣祠堂牌坊石大門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