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城市中歷史街區不是憑空產生,也非獨立存在,對任何街區的研究均不能脫離“城市”范疇來單獨進行。因此,本文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潮州古城”與“牌坊街”兩個概念。
潮州古城以《潮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劃定的“歷史城區”為主要依據,涵蓋潮州古城“三山一水”的自然環境以及“- 一城八景”的人文空間,核心范圍東至筆架山,西至葫蘆山,北至環城北路、北園路,南至環城南路,面積為2.33平方公里。
牌坊街,位于潮州古城區中心,包括太平路和東門街兩個路段,因沿街分布了23座石牌坊而得名,總長1900余米,其中太平路約1700米,東門街約200米。具體范圍界定主要以《潮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劃定的“太平路歷史文化街區”和“東門街歷史地段”為依據。“ 太平路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北起上水門街,南至古樹廟街,沿太平路兩側進深10-30米范圍內的騎樓建筑,面積約為4.69公頃。“東門街歷史地段”范圍西太平路、東至廣濟樓,沿街兩側進深10-30米范圍內,面積約為0.63公頃。
潮州古城牌坊街為著名歷史古跡,研究潮州牌坊街對牌坊的起源、演變以及街道文化構成要素進行溯源性分析:其次,基于ANP方法,構建牌坊街街區綜合價值評價體系并進行價值評價;最后,依據價值評價結果,提出基于價值重塑的潮州古城牌坊保護更新策略,具體如下三個步驟:
第一在探討文化保護等相關實踐活動之前,首要任務是正確認識地方的真實歷史,而對文化探本求源是正確認識歷史的重要途徑之一。基于對潮州古城牌坊街文化探源研究,梳理國內外相關歷史古籍及文獻資料,全面回顧潮州古城牌坊街的歷史背景、保護歷程及物質空間現狀特征,使我們對潮州古城牌坊街形成、發展、文化脈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第二基于牌坊街文化探源的內容,深刻挖掘影響潮州古城牌坊街評價的相關要素,側重對街區的固有價值、現狀價值和外部價值要素進行具體分析,基于ANP方法對潮州古城牌坊街綜合價值進行評價。
第三基于街區價值評價結果,挖掘街區現階段保護更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街區實際情況,剖析問題成因,對優質價值保留傳承、對短板問題進行轉化重塑,提出基于價值重塑的潮州古城牌坊街保護更新建議。
原創文章、本文鏈接地址:http://www.2wfjd54.cn/news/show-1176898.html(手機端鏈接:http://www.2wfjd54.cn/mobile/news/show-117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