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石牌坊建於清朝咸豐六年(公元 1856 年),是為陳先典、朱佐耀、劉騰龍、華遠容、晏紹景等五位孝子建造的。翰林院督教國子監祭酒李虛題寫《各孝子行述》,翰林院吉祥士范雲鵬題寫《各孝子總銘》。

海南農村石牌樓石牌坊圖片
牌樓設計多為雙柱單開間屋頂式一門石牌樓,或三門五樓式石牌樓,個別門樓為兩柱一間沖天式牌樓。有時,為了突出門的形象,牌樓的屋頂要麼高於村裡的房屋建築,要麼高於房屋的屋頂,地面約 8 -10 米屋頂約 8 -10 米,門樓的比例略顯高大威猛。牌樓式門樓由須彌座、石柱、橫樑牌匾、屋檐、斗拱組成。石牌樓的柱子有圓柱和石方柱。柱子之間有幾個支撐門的橫樑。橫樑之間有兩到三層字牌門額,稱為間樓。屋檐下的斗拱複雜有序地排列在樑上,規則壯觀。

河北農村牌坊一般在正間牌匾兩側用透明雕刻窗襯托,雕刻構成適合圖案、單獨圖案、兩側連續圖案等,一方面作為裝飾,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河北衡水農村牌坊在荒野中的風。

仔細看看這些村口的古牌樓,無論是石牌坊的製作風格還是雕刻內容,都是巧妙的傑作。從石牌坊底座到脊頂,大到柱,小到每一塊花板、斗拱,每一個石牌坊構件,都有一種精彩的雕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