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成售假新戰場
微信展示商品引導顧客加店主
微信近期開展打擊售假小程序,永久下架875個售假小程序。 不過,北青報記者發現,不少小程序中仍有精仿產品在售。 律師表示,銷售假冒商品或者侵犯他人商標權,情節嚴重的,將觸犯刑法。
有人在小程序里賣精仿
“精仿手表”、“精仿鞋”、“精仿奢侈品”……不久前,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相關關鍵詞,出現了上百個賣假貨的微信電商小程序。 程序。
一個名為“精仿手表、復刻手表、博雅名表、復刻手表”的小程序顯示,店內出售各種精仿手表、精仿手表,而且都是一手貨源。 進入店內,頁面陳列著包括卡地亞、浪琴、歐米茄、勞力士、萬國在內的各個知名品牌的腕表。 另一個名為“精品T仿奢侈品批發”的小程序展示了各種奢侈品包包、腰帶、鞋子,包括LV、Gucci、Prada等品牌,款式各異。 另一家“精仿手機精仿手機批發網”陳列著三星、三星等眾多知名品牌手機,據店家介紹,店內的手機均為精仿優質手機仿品,支持大量批發。 在名為“高一仿鞋莆田鞋精仿鞋源頭代理”的小程序中,介紹自己是“專注莆田鞋精仿鞋頭源頭”,在莆田生產的運動鞋品牌,如耐克、阿迪達斯和NB,都是假的。
據統計,微信小程序中銷售假冒商品的小程序超過1000個。 這些小程序為了抵制小程序的名稱審核,在“精仿”、“精仿”等敏感詞之間加入了一些字符,如“高A仿”、“精t仿”。 但是,這些字符在搜索時會被系統自動忽略。 用戶只要搜索“精仿”“精仿”等關鍵詞,就可以搜索到這些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無法在線下單
根據北青報記者的經驗,這些賣假貨的小程序并不是微店,只是展示平臺。 這些店鋪通常只提供展示功能,不能添加購物車或在線支付,而是引導顧客添加店主微信號。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經過認證的小程序,即以正規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為主體的小程序,可以開通“支付”和“附近”兩個功能。 支付功能支持客戶在線購買商品并直接在小程序中支付,附近功能支持5公里范圍內的人打開小程序即可看到小程序。 另外,個人小程序沒有這兩個功能。 小程序只能搜索全國搜索關鍵詞,只提供展示功能,不提供在線支付功能。
所以,這些賣假貨的小程序只有展示功能,背后極有可能是一些不合格的人,只能進一步引導客戶到他們的朋友圈完成支付流程。
小程序代開發僅需150元
那么在小程序上開店復雜嗎? 一位小程序網店老板告訴北青報莆田精仿鞋一手貨源莆田精仿鞋一手貨源,他和幾位同行朋友向一家專門做小程序的網店求助,只需要提前注冊就可以了。
北青報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小程序”,有不少商家幫忙開發、定制、設計小程序。 其中一家門店表示,可以幫助顧客提供各類小程序功能模板,并詢問記者需要什么類型的小程序? 是“簡單店鋪展示、企業展示、服務預約、商城交易,還是個性化多功能”的小程序? 當他們得到“我想賣一些包包和手表”的回答時,對方立即詢問他們是否有認證的公眾號、小程序號或營業執照。 對方表示,如果不具備以上資質,就不能成為認證公眾號,只能幫忙做展示小程序。 也就是說,只放了一些圖片、文字等,不包括支付等功能。
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小程序,這些店鋪的報價在150元到200元之間,并表示“1-2天內”肯定能搞定。
一位小程序開發者告訴北青報,他們設計制作小程序后,要提交給微信審核。 因此,他建議冒充精仿賣家:“小程序的名字不要太霸氣,不要直接寫大品牌的名字。”
另一位賣家告訴北青報記者:“名字以‘附近家政12354’開頭,審核通過后改成自己想要的名字。他說個人能做的品類很少,他們只能是看家,代駕這些品類不涉及食品和促銷,所以為了避免審核,需要先用其他名字。當北青報記者問到,“如果被微信發現,這個小程序會白做嗎?”表示“展示什么無所謂”,安撫記者,“其實只要沒人投訴,你就沒事。”
小程序為電商帶來流量
為什么小程序會成為賣假微商的新戰場? 一位小程序電商從業者告訴北青報記者:“小程序對電商特別有吸引力,因為目前電商面臨的問題是流量固化。微信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所以小程序有拉動電商流量的可能性,包括轉化、復購等。”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微信公開課PRO版中,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表示,微信目前月活近10億,小程序希望成為未來通信和互連的形式。 信息載體已經成為萬物的表達語言。 張小龍說,“其實很多電商都會用小程序的形式做很多有創意的電商應用,我們特別鼓勵。”
專注于小程序電商的平臺“SEE小點鋪”表示,張小龍強調“小程序不是專門為電商準備的”。 節目電商的巨大肯定。
微信近期也發現了這一現象,并于18日發布公告,永久下架875個“假精仿”小程序,并限制注冊審核渠道。 微信表示,“假冒精仿”小程序賬號與平臺存在惡意對抗,后續將繼續清理此類問題。
小程序假冒銷售難杜絕
但是,僅僅將“假精仿”小程序下架是不夠的。 小程序里還有很多賣精仿產品的店鋪。 北青報記者發現,一些企業注冊賬號,或者搜索一些高頻品類的假貨,比如“奢侈品、名表、手袋”等關鍵詞,依然存在假貨痕跡。 比如“包包女包”、“新款女包皮具商城”、“某名表名表”等小程序,雖然名字上沒有標明“精仿、精仿”,但是引入這些小程序依然是“國際奢侈品”。 包包,女包,男包,一手貨源……”或者“專業手表批發頂級手表廠家貨源,假冒偽劣品質”,這說明他們還是賣假貨的小程序。
京衡律師事務所上海辦公室余超律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所謂的精仿奢侈品大多有幾種情況:一是使用了與他人注冊商標或知名商標相似的標識商標; 或相似的名稱、包裝、裝飾,造成混淆和誤認; 三是與他人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相同或者近似。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涉嫌欺詐的,消費者可以要求銷售者退貨并賠償損失; 注冊商標經所有人許可使用,涉嫌侵犯他人商標權的,商標所有人可以要求行為人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 如果銷售金額較大,還可能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 《刑法》第214條規定,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或者罰金; 銷售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文/記者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