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常年需要碼字的人,對于按鈕的追求是無止境的。 這么多年,從薄膜按鍵到機械鼠標再到靜電電容按鍵,一步步從入坑到降溫,我把我經歷過的好按鍵分享給大家,同時掛掉一些不好的按鍵按鈕讓你避免。 坑。
沒有明確列出的按鈕不一定好壞,但我沒用過,這里就不評價了。
目錄
薄膜按鍵基礎知識 家用辦公薄膜按鍵推薦選購手冊 游戲薄膜按鍵推薦選購手冊 具體型號推薦 500元檔 300元檔 100元檔 一、按鍵基礎知識
鍵程:敲擊時需要按下才能啟動的距離。
鍵程越長越舒服,相應的按鍵也越厚。 蝶形按鍵的鍵程僅為0.5mm。 大家可以去蘋果專賣店體驗一下手感。 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但在 2020 年,就連蘋果自己也會放棄蝴蝶按鈕。 常規電腦按鍵的鍵程在1.2mm到1.5mm左右,機械鼠標的鍵程一般在2mm到2.4mm左右。
壓勝:這個克不是指按鍵的重量,而是指敲擊按鍵所需的力道。克數越大,按下去所需的力越大
給大家一個基本的概念,通常是機械鼠標中的經典開關——藍色開關重量約60g,鍵帽約40g。 靜電容按鍵重量約為35g。 薄膜鍵的壓力比通常在50g-60g左右。 通過這個數字對比,相信你可以想象鍵帽和靜電電容那種溫潤如玉的手感是怎么來的。
千萬別小看幾克的差別,敲打久了的使用體驗真的是太不一樣了。
連接方式:不用解釋,有線連接,藍牙連接,無線接收器連接。
任何時候我都喜歡選擇有線連接,然后是無線接收器,最后是藍牙連接。
有線連接是一種非常穩定的連接形式。 您永遠不必擔心充電或更換電池。 不會遇到因不充電、無備用電池、信號干擾等使用體驗不流暢的情況。如果公司配備的是臺式電腦,選擇有線按鍵也不會有任何不便。
二、居家辦公薄膜按鍵推薦選購手冊
在辦公場景下,如果不需要使用無線連接,或者實在不喜歡有線連接,建議選擇有線連接方式,其次是無線接收器或者藍牙連接。
如果你在用電腦的同時又想接一個獨立的按鍵,只要條件允許,我還是推薦有線的形式。 由于電腦總是需要連接電源、外接顯示器或聯通硬盤,此時將所有數據線和電源線連接到擴展塢是最方便的選擇。 額外的USB鼠標幾乎沒有區別。 1 秒內在桌面和便攜式之間切換。
如果真的沒有額外的USB接口,那你就得選擇藍牙連接。 這就是藍牙連接的絕對優勢,可以省去筆記本上的USB接口。
之所以不推薦藍牙,是因為無論是系統下還是蘋果系統下,藍牙連接都有延遲,不玩游戲的人可能感覺不明顯。 而當你一段時間不使用鼠標時,會非常明顯。 藍牙鼠標手動休眠,需要重新連接。 會出現持續數秒的啟動延遲,非常難受。 我想沒有人會每晚都不停地敲擊按鍵,所以遇到這些場景的機會還是很頻繁的。
具體按鍵型號推薦1、300-500元檔片王
推薦指數:?????
沒有電影按鈕可以趕上手感。 編碼時間越長,您就越喜歡按鈕的感覺。 唯一能趕上薄膜按鍵手感的就是靜電電容按鍵,但也只是手感上趕不上,鼠標特有的小紅點依然無可替代。
所以如果你的電腦是,你根本不用考慮其他的薄膜按鍵。 如果沒有,那么您真的需要外接鼠標。 同時,它還帶有小紅點和鍵盤的左右鍵。 小紅點雖然有一定的學習成本,習慣之后也能趕上蘋果筆記本觸控板的存在。 退一步說,如果你真的不習慣,那就別用了,一點損失也沒有。
現在可以買到三種小紅點鼠標。 三個薄膜按鍵手感都差不多,有線式的真的是實惠又劃算。 無線型號要貴得多。 如果你不是經常遇到需要聯通工作或者想連接iPad Pro使用的場景,有線款就足夠了。 由于小紅點的存在,藍牙款比iPad Pro主房按鍵皮套更有效。
一、商務辦公有線鑰匙(產品編號)
USB 有線連接,不幸的是不是 type-C。 好在也是單獨設計的鍵線。
二。 藍牙無線雙卡按鍵(產品編號)
支持藍牙連接和USB無線2.4G接收器兩種連接形式。 相比上一代產品,優化了電池開關形式(上一代為回彈桿,長按開關機),增加了小巧的指示燈和Fn鍵指示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藍牙薄膜按鍵,這個小紅點可以搭配作為鍵盤設備使用。 說實話,小紅點用在iPad Pro上真的很驚艷,比蘋果官方的按鍵實惠多了。
如果你對這樣的電腦鼠標不滿意,可以選擇這款鼠標,打開按鍵后面的腿,在電腦上使用。 如果調整得當,可以充分利用桌面的空間。
三、 多功能藍牙鼠標(產品編號)
這款是單藍牙款,也是第二款的前身。 我現在用這個鼠標打那些字,現在更難買到了。
贈送的USB數據線只能用于充電,不能作為有線連接使用。 這款機型的特點是可以同時連接三臺設備,支持 , macOS, , iOS,通過Fn+鍵切換按鍵模式。
而且很可惜的是這款鼠標現在市面上已經沒有了。 就算能買到,價格也比Type II貴。 從買新不買舊的角度來看,更推薦第二種選擇。
看右上角的按鍵,這個鍵盤有三個開關裝置:
按鈕上的多設備連接開關按鈕
另外,我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小紅點的具體用途,認為是無用的裝飾。 我把我的按鍵拿出來錄了個視頻給大家看,小紅點不是裝飾品,雖然有一定的學習成本,我了解到可以趕上蘋果筆記本的觸摸板了:
雷蛇
推薦指數:?????
MX系列是雷蛇的高端辦公機型。 深藍色金屬材質,搭配智能背光設計和Type-C接口。
之上還有一個Craft,主要是給設計師用的。 然而,它非常昂貴。 首發價1299元(現價格暴跌至699元)。 廠商喜歡生產一款能體現品牌實力的產品,然后對其進行精簡優化,生產出一款真正能夠爆款的產品。 你知道我的意思? 是Craft貴族降級后的骨干產品。
支持統一接收器和藍牙連接,但不支持有線連接。 大家都知道我平時不推薦藍牙連接方式——但是,藍牙連接我真的很推薦! 因為按鍵上有一個距離感應器,當你的手臂靠近按鍵時,處于睡眠省電狀態的已經開始重新連接到筆記本上,所以不會像其他藍牙一樣在你按下第一個按鍵時丟失老鼠。 相應的。 同時,有了距離感應器,按鍵還會根據手的位置和光照情況手動調節色溫,也就是開頭提到的“智能背光設計”。
支持同時連接 3 個設備。 當與其他支持 Flow 的 Razer 鍵盤一起使用時,您可以使用一套鍵盤和鼠標同時控制 3 臺設備。 當鍵盤連接到屏幕邊緣時,它會手動切換連接的設備。
鍵程短,按鍵非常安靜,手感還是很好的。 所以如果你覺得機械鼠標的聲音太吵,影響碼字效率,可以試試Razer的。 靜音+手感絕對讓你驚喜。
至于配套的掌托,有點貴,買不起。 考慮到的按鍵本身并不厚實,掌托也不是剛需,其實有錢人怎么用都歡迎。
如果你喜歡迷你款,也可以選擇,雖然它叫Mini,但已經可以裝在鞋里了,400多克的重量還是不太適合隨身攜帶。 我認為黑色版本看起來更適合小按鈕:
總的來說,如果你主要在 Mac 上使用它,我更推薦 而不是小紅點鼠標。 如果主要是組合使用,那我推薦小紅點。 如果打碼時間長,小紅點會比稍微好一點,主要是按鍵比較輕,對右手的壓力小。
2、100-300元之間:平價經典
Razer K380 藍牙無線鼠標
推薦指數:???
K380是K480的升級版,確實比上一代好很多。 重量稍重一些羅技ipad mini鍵盤,約420g,比起大神K480的1kg輕了不少。 可同時連接三臺設備,一鍵切換。 切記不要買K480,你會后悔的!
手感只能說是中等水平,不算差也不算很好。 總之,它略高于平均水平。 而且優點是格調高! 少見的方形黑軸羅技ipad mini鍵盤,紅粉藍三種顏色很好看,很適合作為女生的禮物。
Razer K230 無線鼠標
推薦指數:???
天天價89,還有姐妹鍵鼠套裝MK220,不同的是電池倉顏色是藍色,無線接收器不是友聯接收器。 鍵鼠套裝里的鍵盤真的很難用。 即使換微動也不能改善手感,而且精準度很差,所以建議選擇單按鍵的K230。
雷蛇的這兩個薄膜鍵的按鍵鍵程略短,但習慣了就沒事了。 在USB無線鼠標沒有什么好的替代品的時候,我常年用了一段時間。 配備Pro,甚至還有靜音功效。 小鍵盤輸入數字非常方便。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頂部那一排纖細的F1-F12功能鍵,不僅纖細,而且非常堅硬。 手感如壓石。 經常使用功能鍵的人不應該仔細考慮。 .
3.不到50元:性價比之選
推薦指數:????
其實就是Razer K120,只是這幾天價格有點貴。 促銷期間,50元以下基本都能拿下,特價甚至可以達到39元,跟沒錢一樣。
拿在手上感覺很穩定,但缺點是手感有點松(與按鍵相比)。 但是價格在這里,你想要哪款自行車。
姊妹型號K270是無線升級版。 M270和M275套裝中的鍵盤很常見。 除非你沒有鍵盤,否則不建議購買套裝版。 無線升級后價格翻倍。 如果你絕對需要無線,你可以選擇K270,買哪個更便宜。
如果雷蛇K120貴一些,也可以選擇戴爾的KB216,中規中矩,鍵程比雷蛇K120略短。 性感。
一個薄膜按鍵的生命周期雖然很長,但是到底有多長呢? 可繼續推薦購買,直至廠家停產。 只是沒有銷售渠道,很難買到。 比如在電子城買的戴爾SK-8115,55塊錢,造型別致。 今天,貓賣的都是仿品——你看,還有人在模仿它們。 只是恨自己當初年紀太小,什么都做不了,還丟在了淘寶上,一不小心就會恨一輩子。
模型綜合比較
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喜歡的特點也不同。 比如有人喜歡長鍵游,有人喜歡短鍵游。 所以我翻遍了所有的按鈕并錄制了一段視頻。 我主要能聽出聲音的不同。 從聲音的音色上,我能聽出很多不同。 有的深沉,有的有力,有的松散。 有想法的人會很有幫助。
看完視頻,我們把推薦的鼠標放在一起進行綜合比較。 區別如下:
綜合感受(不含重點旅游獎勵):
小紅點>Razer >Razer K120>Razer K230>Dell KB216
鍵程由長到短:
雷蛇K120>雷蛇K230>小紅點≈羅技K380>戴爾KB216
靜音效果從好到差:
Razer >小紅點>Razer K230>Dell KB216>Razer K120
觸發壓力由軟到硬:
小紅點>Razer >Razer K230>Dell KB216>Razer K380>Razer K120
從高到低都很有吸引力(comp 越高,越適合作為禮物):
Razer >>Razer K380>小紅點>Razer K230>Razer K120≈Dell KB216
如果你非常在意某個特性,就選擇那個特性中排名前幾的鼠標型號。
3、游戲薄膜按鍵推薦購買手冊
游戲風格的薄膜按鈕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用于辦公的薄膜按鍵非常注重設計、手感、續航、便攜性等,但游戲按鍵則完全不同。
第一個不同:來吧,先點亮。
羅技雨林狼蛛游戲按鈕
誰買游戲按鍵不是為了心中的小宇宙? 沒有燈,哥們宇宙怎么會爆炸。 所以,薄膜游戲按鍵的發光自然是標配。
二是不同:宏錄制及相關配套軟件。
為了讓操作在游戲中看起來更加出色,去掉了一套連擊,游戲鼠標將支持一些功能鍵進行宏錄制,一個按鍵就可以實現一套連擊。
第三個不同:靜音。
薄膜的原理加上高昂的成本預算,薄膜游戲按鍵可以做得很安靜。 半夜在家玩游戲,恐怕是廣大宅男宅女為了避免家庭矛盾吧。 從這點來看,薄膜游戲鍵完全被機械游戲鍵虐了O(∩_∩)O哈哈~
需要提一下的是,薄膜游戲按鍵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那就是鍵盤沖突。 如果同時按下W+Ctrl+空格鍵系統無法識別空格鍵,那豈不是很糟糕?
由于薄膜按鍵技術原理的限制,熱鍵沖突問題很難根除。 而且這個問題也不用太擔心。 W+Ctrl+空格鍵等三鍵沖突的情況現在絕不會發生。 基本上大部分游戲的薄膜按鍵都可以做到6鍵不沖突,完全可以在游戲中使用各種功能。 類組合鍵。
關于手感
薄膜按鍵的手感很肉,會給人一種反應遲鈍的感覺。 手感可能不如入門級的機械鼠標,所以我的建議是直接上機械鼠標。
機械鼠標軸的回彈力可以說非常強勁,非常適合APM要求高的游戲。 視頻中的IKBC鍵帽相當不錯。 可以說是使用了原裝開關中性價比最高的機械鼠標。 每日售價399-439元,平時促銷能到359元。 如果需要,您可以購買:
如果不能接受這個價格,國產入門級機械鼠標羅技V500每日促銷價99元,618只要89元。 這個價格甚至比大部分的薄膜按鍵都要實惠(其實這也代表了對它的期望,不算太高):
不過,如果你對薄膜按鍵很有信心,喜歡薄膜的手感,那么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幾款鼠標。
具體機型推薦 1、500元檔羅技Apex3靜音游戲按鍵
Razer的APEX3經常被各大評測機構評選為最佳薄膜游戲按鍵。 能夠在機械老鼠的榜單中殺出一條血路,一定是有獨到之處。
中級ABS塑料黑色開關,做工精良,鍵盤整體非常穩固,不會晃動。 同時采用磁吸式腕托設計,顏值十足,提升了人體工學的舒適度。 配套軟件可以自定義10區RGB背光,設置宏等等。
如果你不喜歡機械鼠標,我想你會喜歡Razer的APEX3
羅技 Razer 狼蛛 V3 游戲按鈕
在游戲按鍵的評測中,熱帶雨林狼蛛成為唯一入選的薄膜按鍵。
按鍵采用自主研發的“光機械”技術,手感略有提升。 而作為游戲鍵,技術上10個鍵是沒有影響的。 可以說十個腳趾都可以用,不會遇到熱鍵沖突的問題。 隨意玩需要荒謬組合鍵的游戲。 .按鍵的反應速度也很快,達到了
雨林狼蛛是薩諾狼蛛的升級版,帶有可拆卸的扶手。
2、300元羅技Razer Sano狼蛛V2游戲按鍵
可以看作是雨林狼蛛的簡化版,砍掉了腕托,保留了燈廠炫酷的燈光效果。
Razer G213 游戲按鍵
本來想把雷蛇G213放在第一位的,后來想了想,排名倒是不分先后,還是放在第二位吧。
G213是有線薄膜按鍵中的高端機型,主打游戲市場。 老品牌的技術積累甚至聲稱他們的按鍵手感是模仿機械開關的手感。
海盜船K55
也可以說是有機械鼠標手感的薄膜按鍵,經常在各大評測網站上搶占一席之地。 海盜船和羅技一樣,在燈光效果上下了不少功夫。
3、100元檔
歡迎回來。
你要什么,要來一套包子和水果嗎? 所有長鍵程的有線辦公鍵都可以勝任,讓我們直接進入經典模型:
對機械鼠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里面詳細介紹了機械鼠標的選購知識和對應的型號推薦:
極點電子領域:機械鼠標終極購買指南:必看的機械鼠標推薦(2021.5更新)
最后,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我有時間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