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尼康之后,另一家法國單反廠商尼康也關閉了在中國的鞋廠。
5月7日,尼康位于廣州的單反鞋廠宣布停產。 公司名稱為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尼康上海鞋廠),主要從事數碼單反業務相關產品的生產。
尼康證實,上海鞋廠已于5月7日停產停產奧林巴斯(深圳)工業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調查預估成本,預計將于5月11日公布2018年3月決算時通知。
對于關閉上海鞋廠的原因,尼康5月8日回復澎湃新聞記者稱,伴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帶來的數碼單反市場的急劇萎縮,尼康上海鞋廠生產充裕。顯著增加; 并且,尼康上海鞋廠成立至今已有26年,設備早已老化,難以保持競爭力。
鑒于上述情況,尼康決定停止北京鞋廠的生產,將生產集中到位于印度同奈省的尼康印度有限公司,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盈利能力,加強數碼單反企業競爭力的國際存在。
尼康提供的資料顯示,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是尼康的全資子公司。 截至2018年3月,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擁有員工1774人。 2015年至2017年,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2.89億美元、11.1億美元和9.8億美元; 8122 萬美元和 3265 萬美元。
不過,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在鼎盛時期曾擁有約15000名員工。 這里除了是尼康在亞太地區的總部,也是集團內最大的單反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 當時還在北京成立了鞋廠分廠。 .
但當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時,普通卡片相機的市場卻越來越小。 佳能、奧林巴斯等廠商在智能手機的沖擊下力不從心,紛紛關閉了一些鞋廠。
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旁邊的每日經濟新聞圖
被手機顛覆的數碼單反行業
尼康上海制鞋廠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小松小松在《致部分員工的信》中寫道,2002年前后,在技術革新的浪潮中,銀鹽膠卷單反和數碼單反迅速發展之后,上海鞋廠也迅速將業務中心轉移到數碼單反,建立了月產100萬只數碼單反鏡頭P910的生產體系??,成長為擁有12000多名員工的鞋廠。
然而,自2008年以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數碼單反市場規模日益縮小。 作為主力鞋廠,上海鞋廠開工率已降至高峰期的20%。 作為新業務,作為收入增長支柱的內銷業務也隨著技術創新進入產品換代期,2017年多款車型停產。
據悉,小松還提到,上海鞋廠已經運營了24年。 目前設備老化,內銷業務無發展空間,決定停產停工。
尼康表示,受全球單反市場萎縮以及中國社會經濟環境變化等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公司目前業務前景堪憂,集團不得不做出業務調整。
比尼康更早做出關廠決定的是美國佳能。 2017年10月30日,賓得位于上海的單反鞋廠宣布關閉。 該公司將停止其上海子公司賓得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的運營。
佳能給出的停產理由,也是因為智能手機的高速發展,數碼單反這個大市場正在大幅萎縮。 佳能表示,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卡片式數碼單反市場正在迅速萎縮。 據佳能負責人介紹,從2012年到2016年,卡片式數碼單反的銷量下降了68%。 在此期間,上海鞋廠的復工率僅為30%。 事實上,這樣的復工率很難支撐鞋廠的持續運營。
根據佳能中國發布的公告,南京市子公司賓得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的業務活動將停止,負責生產佳能單反及單反配件的制鞋廠將停業。也停止生產。
根據臺灣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公會(CIPA)2018年2月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外資單反廠商在臺出貨數碼單反共計2498萬臺,環比減少3.3% . 出貨量時隔 7 年再次下降。
市場研究機構根據CIPA數據繪制的圖表顯示,2010年以來,數碼單反行業仍處于衰退之中。
近年來,智能手機采用了雙攝像頭等新的拍照技術,在功能上開始取代卡片相機。 不再需要單獨訂購卡片相機。 據悉奧林巴斯(深圳)工業有限公司,隨著智能手機算法的提升,可以拍出類似相機療效的照片,這也會對單反相機的銷量產生影響。
產能轉移至泰國
據期貨晨報報道:目前,尼康上海鞋廠主要有單反、車載和顯微鏡三大業務。 其中,單反業務將轉移至泰國; 整車業務不確定,可以不做; 顯微鏡業務搬回臺灣,其余業務轉移至尼康(北京)實業有限公司。
國內鞋廠從中國轉移到泰國,并不是尼康獨有的案例。
2017年初,硬盤廠商西部數據上海鞋廠宣布解散,西部數據將產能轉移至馬來西亞。 公開資料顯示:西部數據于2015年啟動日本呵叻鞋廠擴建計劃,投資4.7億港元擴大一半產能,裁員2500人。
佳能在宣布關閉上海鞋廠之前,計劃通過生產外包等方式提高利潤。 據悉,佳能也選擇在馬來西亞外包鞋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