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旗下筆記本電腦制造商青島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神科技”)近日開啟了從新三板到北交所的“跨越”之旅雷神筆記本是哪國的,并收到了首輪質詢。北京證券交易所7月18日詢價函。
經過8年的發展,成立于2014年的雷神科技旗下的兩大品牌“雷神()”和“機械師()”也在國內電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經常和雷神、機械師比較的是神舟、華碩、機械革命等二線品牌,價格和配置都差不多。 不過,雷神科技顯然有一顆為自己“養咖啡”的心。 其在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公司在國內電競筆記本和臺式機市場的銷售份額將達到8.87%,位居第三,僅次于聯想、戴爾; 銷售份額排名第四,領先于聯想、戴爾和惠普。
公司引用的結論受到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質疑。 在第一輪問詢函中,北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引用第三方機構QY行業數據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是否為定制化、付費數據,是否能公正反映行業情況; 并要求企業說明自有產品與競品在性能、定價方式、毛利率等方面的差異,表明企業產品對外銷售是否具有品牌價值。
數據顯示,在出貨量方面,2021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將達到2.68億臺,前五名筆記本廠商市場份額合計達到79%。 聯想以6340萬臺位居第一,市場份額為24%。 其次是惠普、戴爾、蘋果和宏碁,市場份額分別為22%、17%、9%和7%。 另有數據顯示雷神筆記本是哪國的,2021年中國個人電腦出貨量總計5700萬臺,其中筆記本3650萬臺,臺式機2040萬臺。 電子競技和游戲設備的占比沒有準確數據。 而雷神直到2021年8月才開始自建生產線,當年自產筆記本和臺式機總銷量為3.24萬臺,外協加工產品總銷量為51.91萬臺。
雷神科技董事長盧開林曾在2021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雷神的粉絲已經達到2300萬,雷神的一切創新和發展都是基于用戶需求。 “不互動,不開發,不公測,不上市?!?雷神科技被北交所質疑的另一點恰恰是其自主研發能力。 2019-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6778.16萬元、7546.42萬元和1.11億元,對應的研發費用比例分別為3.24%、3.35%和4.18%。 但其中大部分支付給外包廠商的設計開發費用每年占總研發費用的70%以上。 北交所詢問公司是否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并要求公司說明外包研發比例較高的原因。
2019年至2021年,雷神科技分別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91億元、20.44億元和25.73億元。 筆記本電腦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8.85%、74.68%和73.57%,臺式電腦占比分別為18.13%和18.20%。 %和15.95%,其他為外設和外設; 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584.17萬元、5,774.56萬元和7,252.9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