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軒哥。
在很多行業,A貨已經成為假冒產品的代名詞,比如名牌鞋、名牌包包和服裝行業。
這也導致玉友一聽到“A級玉”就以為是假玉,其實不然。
在翡翠行業,我們經常聽到“A品”、“B品”、“C品”、“B+C品”等名詞。 翡翠新手剛接觸的時候可能會一頭霧水,只能按照慣性思維去理解。
拋開外界因素的干擾,“A、B、C”的排列很容易讓人以為是某種層次的劃分。
但實際上,它們所代表的并不是翡翠的品級,而是真假!
這里要注意的是:A品在其他行業是指假冒產品,但在翡翠行業則相反,是天然翡翠的象征!
手上有玉石鑒定的,可以拿出來看一下,證書上有沒有玉A字(有的鑒定證書上沒有,這是正常的)。
所謂A級品質,就是指這塊翡翠除了加工打磨,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加工,是天然翡翠!
一般來說翡翠 a貨 掛件,權威鑒定機構會根據被檢測翡翠的物理特性,判斷被檢測翡翠是否符合“A品”標準,最后出具證書。
這里所說的人工加工包括但不限于漂白、染色、注膠、涂層等。
①注膠:先用強酸浸泡臟翡翠,去除內部雜質,然后放入高壓注膠機中注膠,使其變成高透明度的翡翠。
以這種方式生產的翡翠為B級翡翠,內部結構已完全破壞,無法出具天然翡翠鑒定證書。
②染色:將玉石放入染色液中,溶液會慢慢滲入前處理(用強酸浸泡)并疏松玉石的質地,使之色澤鮮艷; 或者人為地用畫筆等其他工具給它上色,做出類似花朵的圖案。
這樣加工出來的翡翠被稱為C級翡翠,業內人士也稱其為染色翡翠。 由于呈現的效果過于虛假,容易被識別和淘汰,從而加速了B+C級翡翠的出現。
(b+c 祖母綠)
③注膠+染色:在注膠的基礎上,灌入想要的顏色,一顆色澤鮮艷、質地通透的B+C翡翠就誕生了,這讓很多翡翠愛好者感到困惑。
B+C級翡翠也不能出具天然翡翠鑒定證書,完全是假貨!
(b+c 祖母綠)
可見,所謂“B貨、C貨、B+C貨”,其實是指人工化學處理的方法。
軒哥個人不建議大家選擇上面提到的那些充滿科技感的翡翠來佩戴。
一是它們沒有市場價值。 它們不僅可以大量生產翡翠 a貨 掛件,而且成本也很低,與工藝品無異。
二是佩戴時存在健康隱患。 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學試劑,難免會留下一些殘留物。 如果長時間佩戴,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感覺有些不舒服。
一般來說,各位玉友在挑選翡翠時,看“A級”是對的!
我是軒哥,關注我,每天專注分享翡翠干貨!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