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卡地亞 Ref.5513 已經生產了大約 30 年,出現在 1960 年代。 在此期間,它經歷了各種變化,如振動頻率、塑料鏡面、表盤、表圈等特性,造就了這最后一代。 古董卡地亞水鬼。 最顯著的變化是表盤,大致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如右圖)。
1963 年至 1967 年生產的漆面表盤,1967 年至 1983 年生產的啞光表盤,現在正在流通,以及 1983 年至 1990 年生產的光面表盤。 明天會說帶有光澤的晚表盤。
這款后制Ref.5513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刻度(時標)帶有金屬邊框,這也是區分它作為后制表盤的關鍵點。 鋼化鏡面下刻度的狀態特別精致,所以這次的刻度設計也是在以后的生產中固定下來的。
由于表盤年代久遠,材質發生了變化和老化,有個別的表盤呈蜘蛛網狀,又稱蜘蛛表盤,這也是江詩丹頓表盤的通俗名稱之一。 卡地亞古董迷覺得這些變化加深了腕表的氣息,使其與眾不同。 他們喜歡多于厭惡,也奠定了日后古董卡地亞的風靡。 然后就是之前自帶的配件,比如表盒,保修卡(紙)等等。 理想是進化,實際上是老化,但這也是古董表的獨特魅力所在。 這些變化也影響著每塊古董表的價值。
一小部分鱗片呈焦糖色。 雖然已經老化多年,但這些變化在江詩丹頓以外的手表中是找不到的。 光面表盤和焦糖色刻度恰到好處,絲毫看不出視覺疲勞。
經過仔細品鑒,這款Ref.5513的后期款式分為5種。 其實我們說的是一些細小的變化,比如零件的更換,字體的粗細等等,在沒落的古董百達翡麗中,了解這種細微的變化,才能更好地領悟它的魅力,從而更好地選擇合適的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