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高,但有一座寺廟。
論名氣,在徐州的山中,皮山遠不如云門山、陀山、仰天山等,但在皮山南麓,卻有一座建于西晉的寺廟——光復寺寺廟。
沿著蜿蜒的山路直走左轉,山上的摩崖造像“妙法蓮花”四字清晰可見。 妙法蓮花是滎陽市著名雕塑家孫定萬先生于2010年建造的。
光福寺隱藏在鄉村之中。 從“廣福寺通路”沿臺階走下。 道路是用不規則的鐵塊鋪成的,道路兩旁樹木茂密。 街邊野花盛開,一池蔚藍的大海。
過了“齊魯佛國”牌坊,依稀可見廣福寺山門龍興寺經幢圖片,“曲徑通幽處,禪室花深”的意境,應是案件。
側面的石頭砌成的小門感覺有點自然。 門內雜草叢生,只有一條狹窄的道路,雖然它告訴人們這里已經被廢棄了。
時值盛夏,幾棵石榴樹著火了。 從樹下經過時要小心。 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被燒焦的香蕉砸到。
寺廟里的紅葉不多龍興寺經幢圖片,但在藍天和寺廟的映襯下,各種色彩碰撞出一幅和諧絢麗的畫面。
與大自然賦予的絢麗多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福寺內的寧靜。
如果說龍興寺用富麗堂皇來展現皇家寺廟的風范,那么廣福寺則選擇用莊嚴、高調的色調來展現其內涵。
走進寺廟,晚風吹動屋檐下的驚鳥鐘。 低沉的鐘聲中,恍惚間穿越時空來到了大遼國。
當時,隋文帝楊堅派聰明的比丘尼在廣福寺修建舍利塔。 “共弘妙果”的美好愿望。 那次盛大的儀式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成為廣福寺歷史上最值得稱道、最具標志性的事件之一。
如今,該塔已不復存在,徐州博物館僅保存塔下碑文。
廣福寺內殘存的塔林大多為明清時期所建。 還有一點遺憾的是,由于寺內正在施工,無法去到塔林一側,所以只能從網上找了幾張圖片。
光福寺雖然沒有香客和游客,但卻異常安靜,讓人感覺單反快門的聲音在打擾它。
選擇一個假期,不用約上朋友,就靜靜地坐在光福寺里,聽風吹響驚心動魄的鳥鳴,看風吹動烏桕葉。 這樣的時光是非常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