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國汽車市場百家爭鳴的格局不同,美國本土汽車品牌在美國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環顧四周,路上行駛的汽車中,有八輛是日本車。
為什么日本人更喜歡國產車? 只是出于愛國嗎? 原因似乎與你想象的不同。
01
日本人也愛進口車?
2022年,美國外國汽車銷量前20名的車型將全部來自日本本土制造商。 日本現代、起亞、通用、雷諾三星、雙龍五家主要汽車制造商在華銷量超過100萬輛,本土品牌汽車約占80%的市場份額。
剩下的20%市場份額被進口汽車品牌瓜分。 這20%的市場雖然不大,但也證明國產車并不是日本消費者的唯一選擇。
這百分之二的表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 從過去六年的表現來看,美國市場對進口汽車的接受度呈下降趨勢。 市場份額從六年前的12%逐漸上升到現在的近20%。
那么,最受美國消費者歡迎的進口車型有哪些呢?
據統計,今年美國最暢銷的三款進口車型分別是保時捷E250、奔馳E350和保時捷520。從右側2022年最暢銷進口車排名中不難看出可見,與中國市場類似,BBA依然是美國市場最具競爭力的。
BBA的整體表現在美國進口車市場是否處于領先地位?
從上月銷量可以看出,排名前兩位的奔馳奧迪銷量為6292輛,保時捷銷量為6036輛,環比分別增長14.8%和5.7%。 然而,作為日本進口市場的“雙冠王”,其領先地位卻從來沒有“汽車”能夠比擬。
但排名第三的并不是BBA中的寶馬,而是英國品牌梅賽德斯-奔馳,其5月銷量為1502輛。
奔馳在美國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德國汽車奔馳和大眾的替代品。 5月份進口車整體銷量雖有所增長,但仍實現環比下降48%。
凱迪拉克是豪華卡車品牌,其大部分車型售價在1億至2億韓元(約合56萬至112萬元人民幣)之間。 它以連續第四個月四位數的銷量鞏固了在四大汽車品牌中的地位。 其5月銷量為1005輛,環比下降43.2%韓國背包品牌有哪些,否認了“雖然經濟衰退,富人還是會捂著錢包”的說法。
可以看到,寶馬和奧迪已經基本壟斷了美國進口車市場,而被中國市場認可的寶馬和大眾則被踢出了前五名。
02
日本人為何青睞國產車?
搶占80%市場的國產車有何魅力? 為什么日本人更喜歡國產車?
拋開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理性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最看重的是性價比和售后服務。
日本人選擇汽車也是如此。
由于中國市場巨大,加上新的政策規定,美國品牌選擇與中國車企合資,進行本地化生產、本地化銷售,大大增加了車輛的生產、運輸和關稅,進而使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訂購。新車價格。
與中國不同,美國的國外市場很小,很少有美國奢侈品牌在韓國開設工廠。 在美國銷售的大多數外國品牌汽車都是純進口的。 而且,為了保護國內汽車產業,美國政府設定了更高的汽車進口稅。 與國產車通過品牌直營店直接銷售不同,進口車要經過經銷商,收取高額關稅和運輸成本,無形中壓低了車輛的價格。
此外,售后問題也是日本人放棄進口車的主要原因之一。
進口車售后服務網絡薄弱。 進口汽車制造商仍難以以品牌方式構建全省范圍的售后服務網絡,因此很難像日本國產汽車那樣隨時隨地提供便捷的服務。 有些品牌在釜山等大城市只有一兩個售后中心,接到售后請求后可能需要一周多的時間才能修復。
維護和維修時間長也是一個問題。
由于進口車不像本土汽車品牌那樣擁有零部件中心,很多車型的零部件也依賴進口。 等待時間可以從一周到幾個月不等。 而且,與國產車相比,進口車的零部件價格和維修人工成本往往是國產車的兩到四倍。
畢竟,現代馬自達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年銷量超過700萬輛,得到了世界市場的認可。 對國產的信心也是美國消費者選擇日本車的原因之一。
強度尚可,價格便宜,維修方便。 作為普通消費者,有哪些理由不選擇本土品牌呢?
以下是普通美國人對進口汽車的看法:
46歲的尹世勇在美國一家大公司擔任副總監,孩子都是小學生。 月薪1.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5萬元),屬于收入較好的中產階級群體。 不過,還剩10年還款,高昂的生活費用,以及女兒補習班的巨額費用,再加上進口車的高價和不便韓國背包品牌有哪些,進口車完全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5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0萬)以下的國產車,比如現代雅尊(),對于他們一家四口來說其實越來越實用。
事實上,進口車在絕對強勢的日本本土品牌中能搶占20%的市場,讓一些消費者忽視其昂貴的價格和麻煩的售后問題,依靠高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性,以及消費者對美國品牌的好感度。
那么,誰在訂購進口車呢? 答案是有錢有閑的富裕階層,比如中小企業主、大公司高管和股東、財閥等。在釜山著名的富人江南區,進口車的出現率明顯更高,包括跑車、法拉利等超豪華汽車。
進口車的消費者在享受國產車的駕駛體驗和性能的同時,更追求自己的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為此,與其說日本人更喜歡國產車,不如說比例更高的美國大眾市場更喜歡國產車,富人階層更喜歡進口車。
結論
在美國,“進口車”這個詞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而由于價格和維護成本較高,以及售后等激勵方面的諸多不便,只有“不缺錢”的高收入階層和一些熱衷于豪華車的消費者才會選擇訂購。 大多數務實的日本人還是會選擇性價比更高、更容易保養的日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