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字| 國家統計局新簡報,作者 | 吳文武
炙手可熱的奢侈品行業傳出了一條冰冷的消息。
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近日被店主起訴,要求追回店面抵押貸款,最終被責令支付抵押貸款并繳納保證金共計136億元。
事情并不復雜。 人人豪華商業銀行入駐寺庫售貨,收取存款5億元。 運營期間,寺庫代為收取款項。 6月至7月的付款總額為人民幣。
人人奢侈品公司多次催促,但寺庫仍拒絕付款,人人奢侈品公司只能起訴寺庫。 最終,法官判決北京寺庫公司向人人社支付賠償金,并繳納保證金。
寺庫這個被稱為“第一奢侈品電商”的奢侈品電商平臺,踩著電商潮流,曾經風光無限,如今卻陷入如此困境,實在是太慘了。可悲的。
寺庫是如何一路走上巔峰的? 而且為什么跌得這么快? 當前奢侈品電商行業呈現冰與火的現狀。 二手奢侈品電商離秋天還有多遠?
第一奢侈品電商公司
寺庫是奢侈品電商行業的先行者。 寺庫創立之初,恰逢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風口浪尖。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1998年創業,2007年首次獲得風險投資,成立綠立方網,主營高端電器。
與馬云、劉強東兩位互聯網大亨不同,李日學在看到中國高端消費不斷升級和奢侈品行業快速發展后,于2008年創立了寺庫網。
李日雪的目標非常明確。 寺庫定位為奢侈品電商,以代銷二手奢侈品為主,主要服務高端消費者。
在二手奢侈品平臺寄售奢侈品,平臺需要向用戶支付鑒定費、手續費、傭金等。寺庫的商業模式是收入10%至15%的服務費、代理傭金、傭金等。扣分。
寺庫成立后,早期發展迅速。 2013年,成立僅兩年寺庫二手,寺庫交易額就達到10萬元。 還在上海建有3000平方米的豪華保養鞋工廠。 此后又增加了代理產品和品牌商品。
但李日學并不滿足于經營奢侈品,還為低端消費者提供服務,并將服務視為寺庫的核心競爭力。 后來寺庫的品類從香包、手表擴展到珠寶、鉆石,還推出了豪車、飛機等平臺。
憑借低端消費理念,寺庫在高速發展時期依然是投資機構的寵兒。 2011年至2017年,寺庫共完成8輪融資。 投資機構包括IDG資本、BAI貝塔斯曼歐洲投資基金、中國基金等知名機構。
寺庫將于2017年9月在納斯達克上市,被資本市場譽為“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總估值約6.7億港元。 上市后,寺庫分別于2018年7月和2020年6月完成兩次戰略融資,融資金額分別為1.75億港元和1億港元。 投資方分別為易迅數碼和趣店。
巔峰時期的寺庫是行業的后盾機構。 Frost&數據顯示,寺庫在中國高端市場份額為25.3%,在歐洲高端市場份額為15.4%。
短暫的亮點,快速的褪色
但美好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多久。 寺庫上市后并沒有持續太久,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扭虧為盈。
2018年8月起,寺庫股價開始上漲。 到2021年底,寺庫股價已跌破1港元,估值縮水超過90%。 今年12月,寺庫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
寺庫股價上漲主要是業績不佳所致。 其2020年財報顯示,寺庫全年產值60.2萬元,巨虧7186億元。 除了產值較2019年下降12%以上外,該公司也從盈利轉向巨額。 虧損,寺庫2021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產值15.26萬元,凈巨虧4062億元。
寺庫的業績越來越差。 2020年年報要到2021年11月才會發布,2021年年報尚未發布。
進入2022年之后,寺庫的負面消息接連傳出。 寺庫也曾傳出破產傳聞,曝出追回員工工資和供應商欠款的情況。 寺庫被法院執行的消息越來越多,去年5月,寺庫被上海朝陽區人民法院執行1742億元。
截至發稿,國家統計局新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共發現寺庫相關投訴15304起,如消費者投訴不送貨、不退票、取消訂單不退票等。
為何昔日“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高光時刻只是曇花一現? 從新國家統計局的角度來看,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首先,沒有建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
寺庫定位為輕資產商業模式的奢侈品電商公司。 寺庫作為一個平臺,但其平臺上銷售的產品并未獲得奢侈品牌授權或直接授權。 它只是一個渠道提供商。 或者說中間人沒有話語權。
其次,高端奢侈品的平臺化走不通。
寺庫一開始主要賣鞋子和服裝,后來擴展到珠寶、鉆石、豪車、飛機,還開設了線下奢侈品店,業務非常多元化。
寺庫的理念是要做一個綜合性的奢侈品服務平臺,甚至是一個高端生活服務平臺,但是涉及的業務品類,每個產品品類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有圈層資源,有圈層玩法,這是傳統PC時代也是如此。 一些高端奢侈品和服務網站平臺基本不成功。
業務多元化意味著投入相應的資源和資金。 例如,線下奢侈品實體店的運營成本巨大,不一定能帶來顯著的回報。
2018年,寺庫也放下立場,推出社交電商平臺“思店”,銷售生鮮乳制品、百貨家居、美妝等。 一開始還不錯,但是不到一年就不再提了。 。
三是各界競爭對手的追趕和攔截。
奢侈品是一塊大面包,各行各業的競爭者都趨之若鶩。 比如紅布林、飛魚等新晉二手奢侈品平臺在獲得資本的推動下強勢崛起。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也聚焦奢侈品賽道,推出奢侈品渠道或向新平臺注資。
二手奢侈品電商遭遇炮轟
如果放大全球市場,中國整個奢侈品行業的發展不但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反而逆市下滑。
全球知名咨詢機構貝恩咨詢去年1月發布的《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較2019年將翻一番,預計下降2021年環比增長36%,達到近73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710萬元)。
不同奢侈品牌降幅差異顯著,增長幅度從10%到70%以上不等,其中箱包領銜,銷售額增長約60%,時尚和生活方式品類增長約40%,其次是高增長。高端手表和奢侈美容產品預計分別下降30%和20%左右。
貝恩還公開預測,2022年中國國內奢侈品市場將迎來較為溫和的下滑,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不僅奢侈品市場銷量不斷下滑,奢侈品的價格也逐年下降,幾乎所有奢侈品牌都紛紛降價。
例如,5月20日起,箱包等箱包產品價格下調10%; 珠寶品牌、勞力士等手表品牌也將在6月份降價。
6月1日午夜,北京解封后,不僅理發店、酒店爆滿,奢侈品店也生意火爆。 許多奢侈品店一早就開始排隊。 據網上報道,一位阿姨的口袋里揣著三大袋芬迪,騎著共享單車離開。
同樣,二手奢侈品市場也在如火如荼地發展。 國泰君安期貨甚至在研究報告中表示,二手奢侈品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新風口。
二手奢侈品的火爆不僅體現在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交易的火爆,還體現在大大小小的線下實體店。
創業咨詢數據顯示,近年來寺庫二手,奢侈品電商在中國的滲透率逐年提升,從2016年的6%下降至2020年的11%,預計2021年將達到13%。
比如,2021年二手奢侈品市場將在直播間火熱,二手奢侈品將成為抖音電商上的熱門品類。
胖虎、only Two、Red Blin等不少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都開始直播帶貨,甚至開啟了24小時銷售模式。
除了成為一手奢侈品的消費主力之外,年輕人也成為二手奢侈品的消費主力。
《2021年中國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消費洞察報告》顯示,二手電商交易平臺上的買家和賣家80%以上為男性,且以高學歷為主。 正在迅速下降。
年輕人不再喜新厭舊。 他們追求個性化、差異化,越來越注重性價比。 隨著直播、網紅效應、除草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購買二手奢侈品。
整體來看,寺庫作為老一代奢侈品電商平臺正在走下坡路,而紅布林等新一代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卻強勢崛起,呈現出鮮明的對比冰與火之間。
二手奢侈品電商離秋天還有多遠?
盡管目前二手奢侈品市場處于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但二手奢侈品賽道依然受到市場青睞。
除了各大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和垂直電商平臺外,就連奢侈品巨頭也早已布局二手奢侈品市場。
整體來看,二手奢侈品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閑置高端消費品零售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直播的加持下,中國閑置高端消費品市場規模已從2016年的162億下降至2020年的510億。電子商務。 這一數字將達到2080萬元。 同時,2.87萬億的閑置高端消費品庫存也為行業未來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未來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滲透率和規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頭報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僅占整個行業市場的5%,相比發達國家20%甚至30%的比例并不高。
從國家統計局的新概況來看,中國市場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乃至二手奢侈品電商正處于發展中期階段。 未來,我們還需要繼續探索。 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探索盈利模式。
寺庫創立時,正值電商的鼎盛時期,掀起了奢侈品電商的浪潮。 尤其是2010年以后,奢侈品電商遍地開花,第五大道、魅力匯、真品網、尚品網等奢侈品電商平臺紛紛涌現。 2019年至2012年1月,國外奢侈品網站的數量在鼎盛時期達到40至50個。
美好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多久。 隨后的兩兩年,不少奢侈品電商平臺倒閉、歇業、裁員、降薪。 甚至還有奢侈品電商平臺轉型大眾電商,但都失敗了。 能活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無一例外,這家奢侈品電商平臺都沒有探索出盈利模式,只是扮演渠道商和中間商的角色,盲目擴張,沒有造血能力,最終資金鏈斷裂。
這類奢侈品電商的領跑者紛紛死去,寺庫目前的困境也印證了這一點。
二是解決行業痛點。
眾所周知,在二手奢侈品市場,尤其是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行業缺乏標準化,產品魚龍混雜,定價難,花樣多,貨不對版,退款問題,退貨難等問題。交換,甚至隱藏假貨等問題。
然而,二手奢侈品平臺最大的痛點一直是信任問題。 賣家首先考慮的是產品是否正品,其次才是新舊問題。
解決行業痛點需要打造產業鏈和標準化運營服務流程,但解決信任危機任重而道遠。
國家統計局的新觀點認為:雖然二手奢侈品市場足夠大,但各個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必須提供良好的服務。 奢侈品是特殊商品,即使是二手奢侈品,消費者也更看重服務。
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不應盲目追求規模。 反而不如小而精,走小而美的路線。 只要能夠建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規模不是最重要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未來,二手奢侈品電商將隨著整個奢侈品行業、二手奢侈品行業的發展而發展。 市場需求、市場容量、市場前景都存在。
但整體來看,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離夏天還有點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