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你有沒有再次感受到百達翡麗熱門表款的瘋狂呢?
甚至,已經不能用瘋狂來形容,病態似乎更合適。 行情的漲幅以小時為單位,每小時一個價格,每天的價格都在創造歷史。 四十萬個白鋼地,二十三萬個紅藍圓圈,四十六萬個小怪物。
其中,最夸張的一定是呂金娣了。 有表商與余文樂一起開出了300萬的套餐價。 。
制表師之間調貨的價格會稍微實惠一些,但現在要85萬到90萬。
確實,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不止一次提到明年仍然看空卡地亞、百達翡麗和皇家橡樹,而且我在和同事私聊時也提到,去年魯金地的市場價格是可能會超過100萬。
但這的前提是在一年內逐步降價,并呈現平緩健康的上升曲線,而不是像前幾天那樣通過“報價-變現-漲價”的高頻循環。 市場簡單粗暴地拉升。
很明顯有人在做市收割小表商,而且是非常難看的收割(具體見文末)。
市場的暴漲可以讓一部分人一夜暴富,但同時也很容易造成整個市場的暴跌。
原因很簡單。 在突如其來的超高價格環境下,很多手表經銷商的神經高度緊張,非常敏感。 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可能引起大量的拋售,導致市場迅速下跌。 而在價格突然達到超高位的環境下,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趁好收場或者恐慌離場的人。
這兩天的市場上,其實也出現了這樣的走勢。 一些熱門型號已經低位松動,一些手表制造商也開始出貨之前的庫存,只有賣不出去的:我寧愿等真正的消費者下訂單,然后再花高價向同行購買,而且我也不愿意提前壓貨。
現在整個市場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危險的。
要么價格一路下跌,直到被妖魔化,然后政府采取行動。 要么現在是時候結束荒謬的價格拉動并離開,然后削減之后提高,然后來回削減。
2016年以來全球最大手表電商平臺交易價格走勢
將會是怎樣的未來呢?
說實話,我偏向于前者的反復收獲。 因為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我們來回顧一下綠金地這六年的市場變化。
故事要從2016年說起,當時基本上還沒有超人氣模特的概念。 綠金地市場的零售價也有折扣。 我應該是第一批國外買家,16.3萬。 然后二級市場的價格開始一路下跌,17萬、18萬、20萬、22萬。
與下降所需的時間相比,每次下降的幅度并不算太大。 直到2019年3月和4月,市場上出現了一波夸張的上漲——平均每晚下降3至5000元。 到5月底,已經突破35萬,正在逼近40萬大關。
6月6日,市場開始斷崖式下跌,兩天跌幅近10萬元。 這是綠金地第一次暴跌。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寫的原因是,這是人為抬高價格后的故意拋售。
但市場只看價格走勢,不考慮原因。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呂金地不可能再上去了。
2019年6月到同年12月,綠金地確實處于比較火爆的狀態,市場價格在30萬左右。 然而2020年1月,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海外貨進不來,國內熱門卡地亞車型行情開始大幅下滑,綠金迪也隨之普遍上漲。
但真正讓綠金地走出市場低潮的卻是2020年國外經銷商的兩次“漲價”。
第一次是因為國外掛鐘市場消費回歸,開始搭售。
第二次是因為看到美國表退稅新政策收緊,不僅強化了搭售條件,還開始競價銷售。 這意味著什么? 只不過是綠金地的一塊而已。 不再有明確的搭售條件,而是允許消費者自行設定價格,價格最高者獲勝。
在這一系列操作下,綠金地復活了,從市價32萬左右起步,一點點爬升。 雖然2021年3月價格再次快速下跌,但這次并沒有上漲。 那些波浪很快又卷了回來。 之后,像開放一樣一路逐漸下滑,到2021年底,穩定在6字開頭。
2021年12月下旬,勞力士全球零售價即將下調+春節即將到來的消息,導致百達翡麗熱門型號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再次全面下跌。 2022年1月,勞力士專柜政策的實施,推動市場又一波下跌。 當時,已經成為品牌店的綠金地自然走在兩批次加價的前列:從2021年12月底到2022年2月上旬,60、62、65、70、75、 82、半天一價 快速下降。
市場上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
①上午報價還是68萬,下午直接漲到69萬甚至71萬。
②很多手表廠家的報價都會包含未來下跌的預留量,這就是所謂的賣未來。 簡單來說:市場價格明明是70萬,但表商預計幾周后能漲到75萬,所以價格直接75萬。 不可考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綠金地市場的下滑。
劇情發展:國內幾家大型手表廠商持續囤貨,包括美國基金在內的各類基金也入市加入炒作行列。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可能無法想象:那些做二手車、伏特加、電子煙、核桃的人都開始高價收購全新的卡地亞了。
而且,這波炒作,從目前來看,主要針對的是國外的小型手表廠商。
他們在市場上喊出9.51億元的價格的同時,給了表商90萬元左右的價格,同時實際上又以市場上85萬元左右的價格回收了。 這相當于證實了鐘表界的消息,有真正的消費者愿意花95萬甚至100萬購買陸金迪。 因此,會有一些小型手表制造商愿意接手,因為他們相信未來。
最終實現了一魚兩吃:不僅庫存低位轉移,而且還可以免費招募表商,共同穩定市場。 畢竟,那些收了80萬到90萬元的小表商,總是期望能賣到100萬元以上。
一來二去,二級市場反映的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百萬級夢幻報價。
最后,還有是否會暴跌的問題。
這種快速沖漲的百萬級行情肯定不會持續太久。 崩潰遲早會發生,甚至可能在一兩周之內。
然而,這是否意味著綠金地乃至卡地亞的熱門款將不會在受挫后復蘇呢?
我不這么認為。 有兩個原因。
第一,歷史經驗。 2016年以來,綠金地經歷了兩次所謂的暴跌,但最終的結果是越戰越勇。
第二,這個崩潰能崩潰到什么程度。 如果突然從一百萬跌到四五百萬,確實會降溫,但是可能性有多大呢?
暴跌至70萬? 從數據上看,跌了30%,可以說是崩盤了,但與多方資金進入之前的60萬多元相比,也有近20%的跌幅。 那你說,是暴跌還是上漲?
這看起來有點像商場壓低價格、打折來增加銷量:一開始你可能會認為產品價格改為80元,但在一段時間內將價格提高到100元后,會以20%的折扣出售,雖然還是80元。 但很多不關注之前價格的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福利。
手表市場也是如此。 當目標價是100萬甚至150萬的時候,更不用說80萬了,不管你信不信,有人會認為價格從80萬漲到90萬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有億萬顆心在埋伏。
我一直相信,只有在疫情徹底好轉、全球經濟全面復蘇之后,大眾車型的市場才會真正回歸理性。 因為只有到了那個時候,資金才能有一個更好、更安全的地方,手表才能回歸到手表本身。
否則,無論所謂的暴跌發生多少次,最終都會發現,暴跌帶來的并不是理想市場的回歸正常,而是新一輪降價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