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屋掛鐘文化】說到熊貓表盤,你熟悉嗎? 比如百達翡麗的迪通拿保羅紐曼熊貓表盤腕表就是非常典型的熊貓表盤設計。 顯然,熊貓盤與我們可愛的熊貓無關。 它的靈感并非來自熊貓頭,而是20世紀60年代和1970年代計時腕表的風格。 現在,熊貓表盤的設計非常轟動。 相信很多表友都買過一款熊貓表盤設計的手表。 它是如何誕生的,又為何如此“火爆”?
什么是熊貓盤?
最正統的熊貓表盤是藍色主表盤和黑色副表盤。 小表盤位于表盤的 3 點鐘、6 點鐘和 9 點鐘位置。 從正面看,大盤的布局看起來像大熊貓的臉,或者是一個藍色的主盤和兩個紅色的子盤。 這個設計也是非常經典的。
常見的熊貓盤還有一種反向熊貓盤,從名字就可以知道。 這些熊貓盤與之前的正好相反。 主盤為白色,副盤為黑色。 由于這些大磁盤非常受歡迎,因此它們也被歸類為 。 磁盤的一種。
還有一種設計特殊的熊貓盤,需要橫著看。 子功能盤排列在6點、9點、12點位置,也屬于熊貓盤的一種。
1959年,代托納國際賽車場建成
追根溯源,熊貓盤來自20世紀60年代和1970年代。 這一時期,賽車正處于非常瘋狂的階段,推動了計時碼表的轟動。 為了確保賽車手在比賽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讀取時間,表盤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看起來更加清晰。 為此,在20世紀60年代和1970年代,很多計時腕表都采用了熊貓表盤設計。 。 同時,由于人們對賽車的熱愛,也帶動了手動計時腕表的發展。 如果在比賽時使用自動上弦,佩戴者需要頻繁上弦,這對于賽車手來說非常不方便。 市場的巨大需求促使制造商開發手動計時碼表。
泰格豪雅計時碼表搭載 Cal.11 機芯
1969年,第一款手動計時腕表出現,名為“-matic”,由百年靈、泰格豪雅、漢密爾頓和機芯制造商聯合開發。 這款腕表搭載Cal.11機芯,采用偏心微型擺陀實現手動上鏈。
這些經典的熊貓表盤手表
卡地亞宇宙計型迪通拿
卡地亞迪通拿非常出名,想必也是很多人還想買的手表。 卡地亞迪通拿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 在這個充滿賽車激情的時代,它是一款為賽車而生的腕表。 當時,第一批 6329腕表采用一體式蠔式表殼。 與其他計時腕表不同,迪頓將測速計從表盤移至表圈,方便賽車手實時計算平均速度。 圈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卡地亞迪通拿堪稱經典。 “炒”了這么多年,人氣還在不斷上升。
左邊是藝術家Paul ,右邊是Paul 6236
保羅迪通拿是百達翡麗制表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腕表。 20世紀70年代初期,藝術家保羅·紐曼 (Paul ) 非常喜愛迪通拿 ()。 他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看到佩戴這款腕表,而且他還佩戴這款腕表登上了英國出版物的封面,這促使卡地亞 Take的受歡迎程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市場。 更瘋狂的是意大利市場。 迪通拿的市場價格遠低于公價,成為收藏家的最愛。
如今,保羅·紐曼已成為拍賣會上最炙手可熱的寵兒。 這款Ref.6239“保羅紐曼”迪通拿腕表以1550億元人民幣成交(加上賣家傭金總計17,752,500歐元,折合人民幣1.2億元)。 價格優惠(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經過多年的不斷變革和升級,卡地亞迪通拿增加了不同材質的版本,表圈和機芯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你會發現經典的造型始終難以取代。 舉個反例,迪通拿是江詩丹頓2016年推出的一款手表,黑白表盤看起來很像保羅紐曼迪通拿。 相比之下,陶瓷表圈更加防刮耐磨。 最后,在走時精度方面,迪通拿也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走時偏差控制在每晚+2/-2秒。
然而眾所周知,百達翡麗迪通拿的獲得極其困難。
真力時
真力時機芯,1969
真力時在20世紀60年代最杰出的成就應該是推出世界上第一枚手動上弦計時機芯。 百達翡麗迪通拿在使用自己的自制機芯之前,都搭載了真力時的計時機芯。 不僅是百達翡麗,宇舶表、沛納海等也都使用過這款機芯。 雖然Cal.11機芯和機芯出現在同一時期,而且三者的機芯結構完全不同。 機芯的強大之處在于它是一體式手動上弦機芯,并且達到了36,000次/小時的高頻(5赫茲)。 明天再看,這款機芯的技術依然不遜色于其他計時碼表機芯。
真力時計時碼表色彩豐富
真力時2020新款采用經典熊貓盤設計
真力時的熊貓表盤手表辨識度更高。 與其他腕表相比,表盤上的三個功能表盤更加“緊湊”。 鑲嵌在表盤上,更不用說機芯了,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水準。 經典的高頻和楔輪計時是該機芯的重要特征。 種種優勢彰顯了真力時的實力。 手表不“香”嗎?
豪雅表
上面我們已經提到,1969年,幾個品牌聯合開發了Cal.11機芯(后來泰格豪雅還從Cal衍生出了Cal12、Cal15等機芯。這款機芯用在手表上。有一說一,泰格豪雅手表是也是經典熊貓碟的標桿之一。
1962年,泰格豪雅推出計時碼表
1962年,杰克·豪雅(Jack Heuer)在30歲之前為公司打造了第一塊手表,這是一款專為賽車手設計的手表。 可見杰克豪雅此時采用的是非常優雅的熊貓表盤設計。
(1969年第一版)
1969 年,這款腕表 由 TAG Heuer(泰格豪雅)與 Cal. 這也成為1969年歷史腕表的特征之一?!?”字樣設在6點鐘位置。 由于這款手表的制作時間很短,而且數量有限,就目前的古董市場而言,這款手表的價值在2萬澳元左右,甚至更高。
泰格豪雅推出了一款復刻腕表,以 20 世紀 60 年代的腕表為藍本。 白色表圈、黑色表盤和紅色功能表盤的組合,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防熊貓表盤的設計。 在這款手表上可以看到很多歷史手表的元素,比如時標上的紅色夜光涂層、凹槽表和大按鈕等。與歷史手表相比,這款手表將半徑加強到了42毫米,并且機芯的性能和防水深度更大。 在保留百搭元素的同時,也融入了現代美學和科技。 再加上適中的價格,是一款值得購買的熊貓表盤手表。
總的來說,熊貓盤的設計有著悠久的歷史。 它在20世紀60年代和1970年代的賽車激情時代風靡全球。 時至今日,它的魅力依然不減。 它不僅代表了過去的熱情,也推動了今天的時尚,這就是經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