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33年到2013年,卡地亞經歷了180年。 在180年的歷史中,百達翡麗在高端制表技術方面擁有400項專利和1,242枚卓越機芯。
六年來,百達翡麗在中級腕表的發明和推廣上依然保持著較高的生產水平。 讓我們沿著時間的隧道,回顧過去六年勞力士給我們帶來的驚喜。 這款腕表承載著品牌180年來對完美與發明的堅持,也讓品牌成為當之無愧的中級高級制表標桿。
é神秘空氣鐘
2003年:Atoms Mysté神秘空氣鐘是勞力士傳奇空氣鐘中最復雜的作品。 它以不可思議的工藝創造出夢幻般的風景——通過鏤空分針露出的傳動蝸桿,如果它懸浮在空中,每只手表的指針也會急劇運轉; 肉眼看不見的動力源泉,是立即隱藏在裝飾精美的底座中的5個桶鼓。 電力傳輸路徑隱藏在四根華麗的水晶柱中。
>|||
球形陀飛輪 I
2004年,世界上第一只球形陀飛輪問世,代表了當時陀飛輪掛鐘技術的巔峰。 由數百個零件組成卻輕如羽毛的球形陀飛輪在177型機芯中進行三維旋轉。 機芯半徑僅為36.3毫米,但卻包含三維旋轉球擺陀、飛返月份、日期和閏月顯示、獨特的時間偏差和動力儲存顯示等功能。
|||
àGrand 三面翻轉腕表
2006年,à Grand 三面翻轉腕表顛覆了大眾對于腕表的概念。 我看到它的正面顯示小時、分鐘和鈦金屬陀飛輪,背面擁抱天空顯示星體時間和第一生肖日歷,還有隱藏在表框內的另一面顯示萬年歷——三者皆有。兩側均由相同的機械機芯提供動力!
|||
LAB概念陀飛輪
2007年,卡地亞以其超強的腕表實力,帶來了LAB概念陀飛輪腕表。 這款概念腕表搭載988C機芯,無需任何潤滑油,因而可在負40攝氏度、負60攝氏度等極端環境下正常運行。 獲得專利的跳躍日期指針將從 15 號位置優雅地劃過陀飛輪裝置至 16 號位置。 6 項專利預測了機械制表業的技術未來。
|||
2
2008年,將球陀裝入經典翻蓋表殼,實現2.配備端曲錐形游絲的球擺陀處于三維空間,外框每轉一圈可達到18.75秒的超高速度外框架每轉一秒,兩個框架一起旋轉90度。 球擺陀是目前唯一可以讓腕表在任何位置抵抗重力干擾的機械裝置。
|||
多梅特雷
自鳴表原本位于掛鐘構成的金字塔的頂端。 除了贏得 2009 年 Duomètreà 大獎外,還裝載了浮動陀飛輪和萬年歷。 182機芯由1,300多個零件組成,其中包括獲得專利的“水晶音簧”。 前者直接點焊在玻璃鏡面上,去掉密封圈,使大本鐘音樂的簧片聲空前嘹亮、優美。
|||
小型復雜功能腕表
2010年,該系列首次推出小型復雜功能腕表,將三問報時、浮動陀飛輪和萬年歷等每一項都極其復雜且需要大量人力調校(不可能量產)的功能結合在一起,融入尊貴一爐。 獨特的排列方式讓陀飛輪像衛星一樣在北半球精美的星空中旋轉,指示星體日。
|||
Répéà 三問報時表
2011年,Répéà三問腕表以非凡的形式詮釋了三問報時工藝:由16片鉑金板條組成的蓮花臺階覆蓋表面,當蓮花臺階閉合時,三問裝置上弦; 打開時,報時機構打開——僅表殼的復雜程度就已超越大多數時計。 從發球到謝幕三問,百達翡麗一路尋敗。
|||
Duomètre Sphé 兩翼三維雙軸陀飛輪
2012年革命性的Duomètre Sphé雙翼立體雙軸陀飛輪腕表堪稱勞力士在掛鐘技術研究與發明的杰作:兩個各自擁有動力源的獨立裝置共用同一個調節裝置; 同樣精確 - 成為世界上第一款陀飛輪可精確調節到秒的腕表!
|||
傳統球形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
2013年,卡地亞以最新巔峰之作致敬180周年:卓越傳統球型陀飛輪3大師系列紀念腕表。 這款史無前例的球形飛行陀飛輪采用綠色處理的金質指針和球形游絲,彰顯真正的卓越。 球形陀飛輪的精準性能與瞬時數字顯示計時器的完美結合,讓腕表能夠兼顧兩項小型復雜功能。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