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國家文物局發布《第一批唐代著名碑刻文物名錄》,其中包括石刻、摩崖造像等重要文物1658件。 包括漢語、藏語、蒙古語、滿語、維吾爾語等20種語言。 分布于全省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保存、收藏于323處文物保護單位和221處文物收藏單位。
國家文物局表示,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保管、收藏單位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重點制作石刻列入《第一批唐代著名碑刻名錄》。 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和利用。
杭州精選的38通(方),大多出自清代龍興寺經幢圖片,最早的是秦代。
秦代一關(方):大禹陵會稽石刻。
金代三通(方):大禹陵裕陵碑文、西陵印社漢代三老禁忌字碑、第一購買土地碑文漢建楚年間。
金代2鏈接(方):南宋葛洪南明山摩崖題刻“靈沖”,溫州博物館藏南宋咸康四年朱曼之妻薛氏置地憑證。
南北朝2鏈接(方):石門洞摩崖題刻謝靈運詩詞題刻,浙江省博物館藏東晉盧朝景宮志。
金代六通(方):飛來峰石刻唐天寶七年袁紹良等神尼塔碑刻、飛來峰石刻唐小月等天竺寺碑刻、古竹茶故址摩崖古崖上的房屋及最高殿碑文、阿育王寺駐地碑刻、南明山摩崖石刻、唐代李永三言“御崖”碑刻、石塔龍興寺。
五朝十國1通(方):北京文廟雁塔五朝十國吳越國刻《錢元觀墓星象圖》石刻。
南宋十四通(坊):六和塔“圣旨賜嵩陽寺”碑、重修的通濟堰規跋碑、南明山摩崖石刻、明代沈括等巨鹿石窟、曹娥曹娥祠碑、杭州文廟雁塔、清代刻《太學詩經》石碑、《孔子與七十人》石碑杭州文廟雁塔刻的《二弟子贊》、仙洞摩崖方臘碑、雁蕩山龍壁洞摩崖刻的城隍廟碑沈括題字,浙江省博物館宋代何氏《蘭亭序》石刻,浙江省博物館元代五溝經中心陀羅尼石刻,春元代方臘起義石刻安安縣博物館、太平天國世君王府紀念館內的陸有舒《重建賢者廣福古寺》石碑、義烏博物館內的葉神碑。
宋二通(方):元六年道場山祈年碑刻至揚州道場山摩崖祈年碑刻,安吉縣博物館藏石刻元至順元年《祖考普射昭公匡志》。
宋代2通(方):大禹陵碑碑、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明豐廣場刻神龍本蘭亭序柱石。
民國五通(方):鹽官海棠、海神廟 鹽官海棠皇家碑龍興寺經幢圖片,南明山摩崖刻清代趙良錫《游南明山》詩碑,石門洞摩崖石刻 阮元詩題,西湖八景”“蘇堤春曉”御碑和“曲園風和”御碑是西湖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