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本報關于去年蚊子增加的報道引起了許多居民的共鳴。 入秋后,蚊蟲泛濫,蚊香進入消費旺季。 近日,網上有報道稱國產蚊香中含有化肥,這使得天貓等網站上代購美國蚊香的生意紅火。 對此,專家表示,由于環境和用藥史不同,國外的蚊香可能不太適應國外的氣候。 其實國外的蚊香也是廣譜產品,可以放心使用。
蚊香壞了
家住西城的左南恩一個月前托人從日本購買了滅蚊液和蚊香,但她父親嬌嫩的肩膀上還是被咬出了“小紅痘”。 “聽說國外蚊香里有化肥,為了安全我就從日本買了。” 左楠說,他在英國留學時就用過這些德國滅蚊器,效果相當好,但在國外卻失敗了。
在同一個新村,使用自制驅蚊劑和蚊香的鄰居張女士根本沒有被蜱蟲叮咬。 但她不放心:“網上總說蚊香里有化肥,雖然很有效,但用起來不安全!”
上海農業大學講師楊保東認為,日本蚊香的“失敗”與不同種類昆蟲的生理特性不同有很大關系。 不同種類的昆蟲對不同滅蚊劑的耐受性有很大差異。 日本蚊子對廣譜或極廣譜化肥非常敏感,而外國蚊子對化肥的耐受性相對較好,對美國的廣譜蚊香不敏感。
國產盤絲蚊香療效最好
記者昨天在市區幾家小商場看到,國產品牌的蚊香主要分為盤式、片式和液體式三類。 卷裝蚊香的驅蟲成分為氯氟菊酯,粉末蚊香的成分為生物烯丙基乳油和四氟乙烯乳油,電熱蚊香液的主要成分為炔丙基乳油。
楊保東表示,這些成分都是根據從動物身上提取的除蟲菊的水解結構生產的物理劑型。 他告訴記者,這種物理成分只能驅蟲,并不能殺死害蟲,而且毒性很小。 按照化肥的分類,它們都屬于廣譜化肥。
據介紹,這種物理成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遇光不穩定,在光的作用下很容易失效。 三種蚊香中,需要點燃的盤式蚊香驅蟲效果最好。 蚊香點燃后形成的煙霧,實際上是驅蟲劑活性成分的顆粒,漂浮在空氣中,釋放出特殊的氣味,使昆蟲遠離。
接觸蚊香后要洗手
專家提醒居民,蚊香雖然廣譜,但仍需注意安全。 接觸盤繞蚊香、電蚊香后要洗手,注意不要將液體蚊香濺到皮膚或耳朵上。 尤其是嬰幼兒應遠離蚊香產品。 據介紹,大量攝入蚊香中的活性成分會引起神經毒性,但正常使用基本不會給人體帶來不適。
楊保東建議居民盡量選擇從動物身上提取的防蚊產品。 使用蚊帳、紗窗等化學防蚊措施也是不錯的選擇。
據悉,居民可在戶外適當飼養殺蟲劑、艾草、驅蚊劑、月見草等動物驅蚊。
根據蚊子的習性,居民運動后應盡快洗腳,穿黑色無袖上衣和內衣可有效避免蚊蟲叮咬。 專家認為,夏季防蚊的有效措施是消除三居內外的積水,消滅越冬的老蚊。
本報記者 王棟梁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