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之家掛鐘技術】春天炎熱,又到了潛水表的季節。 那么,防水對于手表來說意味著什么,或者更準確地說,防水對于潛水表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 這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縈繞在我們腦海中的問題,這個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潛水表是否可以或應該用于官方防水等級; 此外,官方防水等級是否足以在各種現實環境中保護潛水表? 最后,防水等級只是“靜態”等級,運動會導致實際水壓“嚴重下降”,這會導致手表防水嗎?
卡地亞潛航者腕表,防水深度達300米
讓我們依次看看這些問題。 防水深度為200米、300米或其他級別的潛水表真的可以放置在相應的水深中并保持正常運行嗎? 雖然這取決于談論的是哪種潛水表,但總的來說,沒有問題。 我們舉兩個反例:卡地亞和精工。
事實上,百達翡麗在所有組裝好的手表發貨前都會進行靜壓測試。 所有蠔式腕表的測試標準比官方宣稱的最大防水性能高出10%; 潛水表(如潛航者型)的測試標準比官方宣稱的最大防水性能高出25%。 從工程常識的角度來看,雖然這些情況是顯而易見的,但因為設計者自然會考慮超出規定的標準,留下額外的余地。 例如,現代軍艦的最大“試驗深度”一般與“解體深度”相差一半甚至三分之二。 據報道,戰斗中的導彈會超過解體深度而不會發生內爆。
Seiko 專業海洋大師 1000M 高頻潛水表
那么,潛水表能夠超過防水等級多少才會出現機械故障呢? 同樣,答案可能是視情況而定。
2014年9月,精工將兩枚專業海洋大師1000米潛水腕表放入遙控潛水器中,整個機體逐漸落入臺灣海底。 由于防水等級為 1000 米,因此合理預測它們會在接近 1000 米時失效。 令人驚訝的是,直到潛水器下潛到3,248米的深度時,石英表的指針才停止,而機械表的極限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4,299米,此時水壓高達6,263 psi(每10米,水壓下降約1巴,即14.6 psi)。
如果把防水性能的靜態測試作為潛水表的規范(潛水表必須符合標準),那么至少官方的防水等級是可以信賴的,或者說至少卡地亞和精工的潛水表是值得信賴的,而它們的實際防水性能很可能超過這個等級。
豪利時 65 潛水表
接下來出現的一個問題是,特定的潛水表是否受到足夠的保護,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而不會出現斷水的情況。 我們先來看看的要求。
以Oris Sixty-Five潛水表為例,該表防水深度為100米。 有時候,個別潛水愛好者或者腕表愛好者會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防水程度還遠遠不夠。 事實上,專業潛水表肯定會留有盡可能多的安全余地。 但事實上,大多數休閑水肺潛水只能達到40米左右,這也是休閑潛水培訓機構的推薦。 再深入一些,你就開始進入技術潛水領域,這需要特殊的設備和進一步的培訓。
40米,不到100米防水等級的一半。 盡管手表的制造還沒有達到標記的深度(事實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佩戴者仍然擁有非常舒適的安全裕度。 對于防水等級為 200 米的手表來說尤其如此。 有多少潛水表擁有者真正潛水過? 真正潛水的人中,能做到40米以上深度的技術潛水有幾個? 因此,這些對 100m 潛水表的反對意見幾乎完全是學術性的。
IWC 2000手動腕表,防水深度達2000米
最后,說到防水等級,有些人一般會提到靜壓和動壓的概念。 他們表示,在現實生活中,潛水表絕對不應該在危急環境(官方給出的防水等級)下使用,因為防水等級是基于靜壓,而手指的擺動,比如游泳,會大幅降低實際壓力。
有人好奇,估算了一下實際數字。 事實證明,鍛煉確實可以減輕實際壓力,但幅度很小。 山頂有一篇帖子:“(不重復詳盡的估計過程)在300 m(100 m)的深度,以3 m/s的速度擺動手臂,其動壓力約為0.14 m (≈0.04%)。即使假設手臂可以以20 m/s(14 mph)的速度擺動,動壓力也僅為6.2 m (
總而言之,除特殊情況外:(1)100米防水綽綽有余; (2)手表的實際防水性能可能好于標明的數字; (3)正常人不可能游得這么快,明顯會影響手表的防水性能。 (圖/文:《表舍》徐朝陽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