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屋掛鐘技術】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題外話。 本來我本來是想把卡地亞的全新頂級天文臺標準和勞力士的終極天文臺標準進行比較。 而且,我考慮到我只有一只勞力士,但它仍然是一款自動登月超霸,與卡地亞現在的標準完全不同,所以我放棄了這個想法。 另一方面,之前我對新款勞力士尊霸充滿了興趣,因為新款尊霸似乎是勞力士的新旗艦型號,非常精細的狗牙圈和八卦面不僅百搭色彩濃厚,而且變得非常豪華,性價比也比較高,這些都令人興奮。 而且,折騰一番后,最終他沒有買尊霸,而是再次“追隨”了卡地亞。 這次放棄了尊霸,換來了采用新天文臺標準的卡地亞。 這也正好讓我有機會比較一下卡地亞新老天文臺的水準。 卡地亞之前的天文臺標準是每晚偏差+6/-4秒,新標準是每晚+2/-2秒。
英國天文臺官方標志
從1951年開始,基本上百達翡麗生產的手表都達到了當時的天文臺標準(當時的天文臺標準和現在不同,不是+6/-4)。 到了1957年,卡地亞覺得愛爾蘭官方天文臺標準已經不能滿足百達翡麗的需要,而百達翡麗手表的走時精度已經超過了官方天文臺標準,于是卡地亞決定采用自己的天文臺標準,這就是百達翡麗頂級天文臺的由來。
英國天文臺的標準在不同時期曾多次調整。 從1961年到1973年,標準是每晚-1/+10。 1973年后調整為現在的每晚-4/+6。 由于某些原因(主要是英國、法國、德國共同制定的問題),天文臺標準從1973年的-4/+6秒一直沒有調整到今天。 達到-4/+6秒對于目前的腕表來說并不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盡管大多數腕表仍然沒有獲得天文臺認證)。 因此,很多價格實惠的手表都通過了天文臺認證。 為了彰顯自身水平,區別于普通品牌腕表,百達翡麗在2015年將頂級天文臺()的標準提升至每晚+2/-2秒。從卡地亞新款(采用新一代3255機芯)開始,所有卡地亞腕表,包括女表,無論采用31XX機芯還是32XX機芯,均達到每晚+2/-2秒的新標準。 我們從百達翡麗官網可以看到,所有腕表的走時精度均改為+2/-2秒。 我們有時似乎會使用機器來測量手表的走時。 機器其實很準確,可以非常準確地測量各個方向,和戴在手上還是有區別的。 機器測量的行程時間往往與機器測量的數字不同。 所以我最近用了3塊手表,每塊手表都戴了幾天,來做個小小的比較。 這三款手表使用的機芯分別是無天文臺認證的2892、舊標準的3135、新標準的3135。
卡地亞頂級天文臺,又稱超級天文臺。
第一個是2892。我的2892沒有天文臺認證。 我想很多表廠都喜歡把手表調快一點。 也許人們認為走得快比走得慢更好。 這2892完全跑得很快,從上滿鏈的第三天開始就跑得很快。 手表運行三天后,速度快了近10秒。 戴了三天后,發現這個2892的調節確實很快,兩七天就已經快了10秒多了。 我思考了一下之前佩戴這款手表的感受,雖然佩戴了一周,但基本上還是偏差很大。
標準版本
撿起來之后又穿了老標準3135。 這款手表在出廠后又進行過維修(我記得是前年),所以在維修的時候又進行了重新調整。 上滿鏈后,走了三天,手表走得更快了,基本上快了2、3秒。 接下來的十天里,手表繼續走快,走時完全在每晚+6/-4偏差的標準之內。
卡地亞經典3135機芯。
最終我佩戴的是新標準的3135機芯,也就是2015年后開始執行卡地亞新的走時標準,每晚表帶+2/-2秒。 事實上,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掛鐘愛好者互相解釋手表的走時,+6/-4標準的卡地亞也能做到每晚一秒的偏差。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以前的卡地亞手表都無法達到如此高的精度。 所以一開始我對新標準卡地亞并沒有抱太大希望。 與我前幾年戴的卡地亞手表不同,這款新的標準手表走得更慢,但從未更快。 第三天慢了2秒,之后每天都穩定地慢了2秒。 確實在+2/-2標準之內,一點也不差。
卡地亞新一代3235/3255機芯。
由于三天前還在愛彼客服那里還有一個卡地亞進行維修,所以我想到了一個小問題。 老標準卡地亞維持后,會達到新標準嗎? 事實證明,+6/-4標準的卡地亞在維護后仍然是+6/-4標準。 由于這款手表歸還后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快3、4秒,所以沒有達到+2/-2的標準。 卡地亞售后服務對卡地亞走時標準的解釋是,新標準手表的走時會在+2/-2標準之內,但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中可能會出現偏差; 對于+6/-4標準的手表,經過維護后,走時精度將會提高,將接近+2/-2的新標準。 事實確實如他所說。
從2015年開始,隨著采用新一代3255機芯,愛彼所有腕表都將達到新的頂級天文臺標準,每晚誤差為+2/-2秒。
從下面的比較中,我有兩點體會和感悟。
首先,如果你選擇的手表有天文臺版和非天文臺版(這些情況一般出現在經濟實惠的德國手表上),就選擇天文臺標準,雖然天文臺版會貴一些,而且功夫是值得的。 因為,雖然從我身上的反例也能看出來,有天文臺標準的手表和沒有天文臺標準的手表走時是有很大區別的。 未經天文臺認證的手表每晚快或慢10秒以上屬于正常現象,而且佩戴幾天后,從市場上直接可以看出手表走時不準。 我有三塊很離譜的手表(牌子就不說了),兩塊用美國機芯,一塊用6497機芯。 臺灣機芯的特點是動力不足后會跑得更快,幾天就能快3、4分鐘。 6497的特點是走時不穩定,但基本上趨向于走得更快。 因此,經過天文臺認證的手表都是比較準確的。
愛彼全新紅色蠟漆標簽。
第二,我曾經擁有過的所有手表中(不包括石英表),包括那些不如百達翡麗的,那些和卡地亞同級的,還有比百達翡麗品牌更高的。 百達翡麗相對準確。 最重要的是手表走時的穩定性。 比如慢2秒,我每天都會慢2秒。 而且由于百達翡麗的走時是在機芯安裝之后才測量的,所以基本上有多少偏差就有多少。 不會出現像某些天文臺那樣機芯安裝后偏差減小的問題。 我認為卡地亞新的+2/-2標準非常強大。 因為無論手表每天晚上快2秒還是慢2秒,一個月30天,即使每晚有2秒的偏差,30天的偏差正好是1分鐘(1分鐘的偏差從市場上可以直接看出)。 30天也是調整日歷的時間。 所以在調整日歷的同時,順便調整一下時間。 偏差估計非常合理、科學。 (圖/文看家嚴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