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福建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葉青提前三天接到通知,第二天就要前往北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參加項目評標。 具體項目需要到評標現場了解。 “我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異地遠程評標,但到了評標現場后還是跨省的。” 作為資深評測專家,葉青一晚上大概會被抽簽8次左右。 參與項目評審的肝癌診所采購方代表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遠程評標,心里有點著急,也有點興奮。標書里有一個筆記本。”評標室,還有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網上電子評標的整個流程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復雜,整個電子系統的流程也比較穩定,如果有什么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直接溝通和交流,專家獨立評審,評標將在2小時左右結束。
“該項目是北京市首個跨省、跨平臺、遠程的政府采購項目,也是上海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的第三個政府采購遠程評標項目。” 杭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賈副院長介紹,這是貫徹落實《浙江省財政數字化轉型規劃》精神的重要應用,也是上海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轉型創新試點工作,加快深化政府采購數字化、智能化。
廣州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管處副科長吳為民也對本次評標活動表示肯定:“這是政府采購評標流程的一次創新”,提供了有效手段,值得借鑒和促銷”。
減少“獵殺評審專家”現象
作為采購方代表,南京市第二人民醫院吉翔對本次跨省份、跨平臺的遠程評標結果非常滿意,“感謝南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北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支持。”組織這次跨省遠程招標異地評標,給我們采購單位帶來了特別好的體驗。 只有異地遠程評估才能實現專家的資源共享,也可以減少人為干預,避免腐敗。 如果以后有一些專業性很強的項目,省里就找不到合適的了。 可以從外地遠程選拔專家,非常方便,也省錢。”
作為該項目的中標供應商,業務總監黃東從事政府采購招標近兩年,也是第一次參加遠程評標。 對此,黃東認為,遠程評標可以減少本地保護。 評標專家在打分時可能會偏向本地企業,但如果評標專家來自跨省,評標過程就會更加公平、公正。 此外,黃東對電子招標也贊不絕口,“企業人員不需要去開標現場,同時也節省了大量制作紙質招標文件的成本。而且,采用電子招標,一旦公司發現招標文件有錯誤可以隨時更改,不像紙質文件需要重新復印裝訂。”
徐佳還指出,異地非會議全流程電子招投標系統打破地域空間限制,加強評標專家的區域協作和資源共享,同時將采購商、供應商、評標專家進行地域隔離。最大程度地有效化解評標中的“熟人圈”、“獵評專家”等誠信風險,減少政府采購領域腐敗現象的發生。
遠程遠程評標將成為常態
據了解,從2021年5月7日首個遠程遠程評標項目開始,上海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組織實施了多個政府采購遠程遠程評標項目,其中包括跨省跨平臺遠程評標項目。遠程評標項目、1個“1+N”遠程遠程多點招標項目。
上海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購部副科長于洋介紹,2021年5月7日,我們完成了第一個異地異地政府采購項目; 2021年9月10日,蕭山區首個政府采購異地異地項目開標,因資格審查有效投標人不足3家,重新組織招標,繼續異地異地評標; 2021年10月29日,首個跨省份、跨平臺的政府采購異地遠程項目竣工; 2022年7月21日,深圳市西湖區政府采購中心、杭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溫州瑞安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首個“1+N”異地異地多點招標政府采購項目。
于洋介紹,所謂“1+N”,就是以項目現場為主隊,根據項目復雜程度設置N個子現場,打破區域限制,實現跨區域“云競標”專家評價”。 可以預見,未來遠程評標將成為常態。
“瑞安和杭州的評標專家可以通過視頻參與評標,這讓我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便利,結果也更加公平公正。” 該項目采購方代表張先生表示。
“杭州市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推動擴大異地異地多點招投標,為陽光交易、公平競爭、提升工作績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杭州市審計管理辦公室黨組成員、杭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鄭志仁說。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