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廣東省收藏家商會副會長高興華在溫江華陽投資超過4000億元建設一座花園式博物館——四川省三都博物館。 展出的萬余件藏品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引起了觀眾的極大興趣。 近日,高興華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藏品背后的這些不平凡的故事。
高興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收藏,期間繳納了大量“學費”。 而且,風雨過后,終有彩虹。 現藏品涵蓋名家字畫、陶瓷、青銅器、銀錠、石雕、木雕、玉器、奇石根藝術9大類。 獎。
高興華說,博物館藏品是他最大的財富。 當時,他向家人說出建博物館的想法后,家人堅決反對。 尤其是說他經常買假貨、假貨,他們就更生氣了。 “但是,后來家人看到我對收藏事業太過執著,最后也沒有辦法,從堅決反對變成了大力支持。感謝家人的支持,我的三都博物館也去年就能夠順利完成。”
新開放的三都博物館布局為園林式,以宋代風格建筑為基調,占地約74畝。 其規模在國外民間博物館中是罕見的。 最大的亮點之一是“石刻藝術館”,館內藏有南北朝彩繪鎏金佛像、宋代石刻、清代人物雕像百余件。 。 此外,博物館內的廣東銀幣也值得一提。 展出的銀幣包括清代廣東各地市州的藏品。
高興華表示,從某種角度來說,了解一個地方的前世今生是從博物館開始的。 博物館是一部物化的發展歷史。 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溝通,穿越時空的屏障,俯瞰歷史的酸甜苦辣。 為此,博物館不僅僅是為居民提供文化咨詢的場所,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成為居民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 而且,中國很多博物館都接受套票,但有的價格非常昂貴,這無形中讓很多普通人望而卻步。 而一些民間收藏家,基本上把自己收藏的文物、藝術品放在家里收藏,普通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 “基于這樣的考慮,三都博物館將作為一個非營利性的民間博物館,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目的是讓館內的藏品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價值。”
面對博物館每年需要的巨額資金,高興華早已思考并做好了安排。
高興華總是很忙。 作為收藏家,他希望建設一座與時俱進的博物館,而不是一座融化的博物館。 他還打算聯合云南多家民間收藏博物館,在溫江建設廣東民間博物館聚落,讓民間博物館的藏品活起來。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