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陀飛輪技術已經存在了數百年,時至今日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盡管寶璣大師發明的它的實用意義已不再那么重要,但陀飛輪的藝術表現力卻是無與倫比的。 看著各個公司推出的陀飛輪,第一印象就是“美”字,而“美”到什么程度,是每個公司都要思考的問題。 比如陀飛輪手表做得越來越薄、越來越透明,旋轉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能翻筋斗。
結構類型
通過對2018年巴基斯坦展上各個品牌推出的陀飛輪進行分析,我認為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薄型手動陀飛輪——代表品牌寶璣和寶格麗,兩家公司推出的陀飛輪在“薄”技術上取得了突破,大部分保留了手動上弦功能;
2、逆跳顯示陀飛輪——代表品牌勞力士和海瑞溫斯頓,兩家推出的陀飛輪腕表均采用逆跳時間顯示方式;
3、復雜功能陀飛輪——代表品牌豪雅和蕭邦,兩家推出的陀飛輪腕表都配備了相對復雜的功能,比如計時功能、萬年歷等;
4.特殊調速系統——代表品牌,該品牌推出了零重力調速系統的改進版,雖然嚴格來說并不能算是陀飛輪結構,而設計的初衷與陀飛輪相同。
寶璣超薄手動上鏈陀飛輪
2018年,寶璣推出經典復雜系列首款Grand Fire景泰藍5367陀飛輪腕表。
外形設計
1、大火紅景泰藍表盤,偏心設置的寶璣數字刻度(靠近11點鐘位置),藍鋼寶璣時針和時針;
2、這款手表半徑42毫米,長度7.45毫米,采用Cal.581機芯,振頻每小時28800次,動力儲存80小時;
寶璣陀飛輪設置于 3.5 點鐘位置。
機芯設計
1、本陀飛輪的調速機構采用無卡尺表針游絲系統,帶有四個可調螺絲。 其技術特點是表針設計有四個凹槽,凹槽內設置有四個金螺母,可以方便地調節手表的計時精度;
2、陀飛輪的結構為了盡可能的薄,會采取非常規的措施——傳動部分采用外齒圈獲得動力輸入的方式(左上角的位置是動力輸入之間的連接)輪和外齒圈),省去了原來的秒輪,并且秒輪采用內齒圈與擒縱小齒輪連接,這樣的設計可以壓縮陀飛輪框架的長度;
3.采用MEMS加工技術制作的黑硅游絲和黑硅擒縱輪相當引人注目。
寶格麗超薄手動上鏈陀飛輪腕表
寶格麗推出OCTO超薄手動上鏈陀飛輪腕表,總厚度為3.95毫米,創下寶格麗第四項世界紀錄。
外形設計
1.本款腕表采用手動上鏈鏤空機芯,配備飛行同軸陀飛輪,中央時針顯示,機芯長度1.95毫米,動力儲存52小時;
2、這款手表的半徑為42毫米,長度為3.95毫米,采用鈦合金材質,并經過噴丸處理;
3.手表背面的窗戶采用了羅馬Via 精品店門的形狀。
機芯設計
1、這款機芯的長度只有1.95毫米厚,這對于設計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基本設計思路是,發條盒、陀飛輪和幾個主傳動輪均采用高精度微型滾珠軸承,取消了傳統上下寶石軸承的控制。 可以看到筒體中心是一顆螺絲,用來固定滾珠軸承;
2、陀飛輪的薄型結構與上面提到的寶璣陀飛輪類似。 陀飛輪兩側各有一動力輸入輪,與陀飛輪外圈齒輪連接,輸入動力,陀飛輪整體框架固定在一個規格較大的薄型滾珠軸承上作為支撐;
3、本陀飛輪的調速機構采用無卡尺表針游絲系統,具有八個可調配重。 其技術特點是表針上設計有八個有缺口的重錘,均勻分布在表針上。 調節手表計時精度的工具,是一種固定外樁的方法;
4.這款機芯減少了手動上弦功能,不減少機芯長度也是可以的,在背板邊緣可以看到手動上弦機構。 從機芯正面看輪系的右下部分是手動上軸套系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機芯背面的右上部分;
5、機芯反面邊緣是手動擺陀,有兩種顏色——白色的是鉑金材質,白色的是鋁合金材質。 這樣的設置可以形成重量差,從而為機芯的手動上弦產生較大的慣性;
6、邊緣手動轉子的控制最為關鍵。 從機芯正面可以看到,三個規格較小的滾珠軸承均勻分布在靠近機芯邊緣的位置,控制邊緣轉子的徑向和軸向。 9點鐘位置的軸承應該可以擺動,這是為了方便組裝而設計的。
海瑞溫斯頓逆跳時分三維陀飛輪腕表
2018年,海瑞溫斯頓推出Epic de 9腕表。 這款腕表配備三軸陀飛輪,通過時針和分針的逆跳方式實現時間顯示。
外形設計
1.手表直徑46.5毫米,長度20.84毫米。 采用拱形雙面防反光涂層藍寶石水晶玻璃表鏡;
2、表盤采用透明設計方式,2點鐘位置為逆跳秒針,11點鐘位置為逆跳秒針;
3、腕表表冠設計靈感源自海瑞溫斯頓倫敦第五大道旗艦店的宏偉拱門;
4. 8點30分,動力儲存顯示指針被設定。 顯示區域由寬到窄呈扇形,區域由紅色到紫色表示剩余能量不多,需要自動上弦補充能量;
5.6點鐘位置是尺寸為20.5毫米的三軸陀飛輪。
機芯設計
1、這款手表搭載的機芯,零件數量為408個,三軸陀飛輪由117個零件組成。 框架采用鈦合金制成,重量輕、耐用、不受磁場影響,但加工難度極高。 制作。 陀飛輪外框旋轉速度為每45秒一圈,中框旋轉速度為每75秒一圈,內框旋轉速度為每300秒一圈,擺頻為調速系統每300秒轉一圈。 每小時21,600次;
2、逆跳時針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時間顯示方式。 從透明區域可以看到逆跳秒針位于2點鐘位置,逆跳秒針位于11點鐘位置。 齒輪系和桿簧,其中在兩個逆行指針的正下方可以看到兩個扇形蝸桿(這種蝸桿是非方形的完整蝸桿,只是根據設計要求切除了一部分),這樣異形蝸桿是逆行功能機構中的常見配置。
勞力士跳躍時針逆跳分鐘飛行陀飛輪腕表
2018年,江詩丹頓在原有飛行陀飛輪技術的基礎上,加入了瞬跳小時和逆跳分鐘的功能,成就了跳時和逆跳分鐘的飛行陀飛輪腕表經典系列。 陀飛輪的結構得到了優化。 它使它看起來像是漂浮在空中。
附圖-歐米茄經典系列跳時逆跳分鐘飛行陀飛輪腕表
外形設計
1、腕表直徑42毫米,飛行偏心陀飛輪位于12點鐘位置,逆跳秒針顯示于6點鐘位置,數字跳動小時功能位于左上方;
2、采用傳統的填充粉彩工藝,構造出經典的大火景泰藍表盤。 工藝流程是先在金質發動機上打造出精細的空間,然后在表盤上手工涂上幾層金漆,在攝氏800度左右的低溫爐中烘烤,最后調整小時顯示窗和陀飛輪窗口。 邊緣經過鏡面處理。
機芯設計
1、這款勞力士機芯的12點位置采用了品牌經典的偏心飛行陀飛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深紅色的指針。 記得制造材質是鈦合金,腹部的四個弧形凹槽設置了四個金螺絲,也就是說采用了無卡調速系統;
2、陀飛輪的新變化是框架下方夾板的支撐部分全鏤空。 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幾根細長的橫梁。 這樣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讓陀飛輪更具漂浮的視覺體驗;
3.從機芯背面,可以欣賞到勞力士著名的輪轂和飾有雕刻圖案的動力儲存顯示面板的美感。
蕭邦高復雜度陀飛輪腕表
蕭邦LUC All-in-One腕表將14項杰出復雜功能集于一身。 萬年歷顯示和完整的天文月相顯示清晰地顯示在腕表的表盤外側和底部,還有精致的陀飛輪。 不過,這款手表有7天的動力儲存。
外形設計
1.手表直徑46毫米,長度18.5毫米。 表殼具有拋光和緞面打磨的表面紋理,表底的所有標志均由手工雕刻而成;
2、純金打造的表盤上雕刻著質樸的裝飾圖案,然后雕刻鍍鎳勾線,灰色和白色搭配鈀金款式,灰紅色與18K玫瑰金大膽結合;
3、表盤12點鐘位置有大窗式月歷,3點鐘位置日歷加閏月顯示,9點鐘位置周歷加24點鐘顯示,構成萬年歷,與位于6點鐘位置豪華橋板的擺陀相搭配。 飛輪。 腕表背面,時間等式、動力儲存以及日出日落時間顯示設于上方,而天文月相顯示設于下方。 此月相顯示已成為LUC系列的標志性制表特色。
機芯設計
1、蕭邦自動上鏈機芯編號LUC05.01-L,半徑33毫米,長度11.75毫米,共有516個零件,42個寶石軸承,振頻每小時28,800次;
2、采用專利技術——四個發條盒串聯的原動機系統,可提供約170小時、7日鏈;
3. 12點位采用大日歷雙盤結構——左側十位盤有8個數字對應表盤下方的8齒蝸桿,兩側個位盤為10個數字對應于表盤下方的10齒蝸桿,以及兩個表盤中間的多層程序蝸桿,負責控制兩個數字表盤改變數字,從而顯示當天的準確日期,然后驅動周歷和日歷通過齒輪系產生月歷。 閏月顯示;
4.蕭邦獨具特色的經典陀飛輪設于6點鐘位置。 它的支撐夾板和陀飛輪框架的底部夾板非常有辨識度。 其中,非常需要注意的是,非微積分重量指針采用了蕭邦專利的嵌入式調節重量技術(其他品牌重量指針的可調節重量是突出的);
5、機芯背面的功能不僅僅是動力儲存顯示,還屬于天文范疇。 最引人注目的是天文月相顯示。 該功能使用兩層蟲盤,上層有兩個代表月亮的蟲盤。 下層是帶有星象圖的月相顯示蟲盤。 估算出蝸桿系統的傳動比后,星圖的位置即可與月相的顯示狀態相呼應。
真力時零重力調節手表
真力時最新的腕表搭載了該品牌最擅長的高頻機芯中多年前發明的專利裝置——零重力(ZeroG)調速系統,也被稱為所謂的“陀螺儀”裝置。 事實上,這個裝置從結構上來說并不屬于陀飛輪的范疇,其設計理念與陀飛輪基本相同。 它是機械表的核心——調速系統可以上移,理論上可以有效抵消地心。 引力。
外形設計
1.手表直徑44毫米,長度14.85毫米,沒有傳統的表盤而是鏤空設計;
2 分享三款禮品表的區別及意義和符號。 首先,送同學。 表達了對每一分每一秒的珍惜,象征著友誼天長地久。 二是送父母。 以此表達孝順心理和祝愿父母長壽的心理。 第三,派女同事或妻子。 在一起表達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喜悅,愿這種感覺永遠持續下去。 下面我們來詳細說說。 .12點鐘位置時針顯示,9點鐘位置時針,2點鐘位置動力儲存顯示,6點鐘位置零重力調速系統;
3. 指針和時標均經過鍍銠刻面并經過Super-? 處理。 SLNC1超級熒光漆。
機芯設計
1.真力時的這款自動上鏈機芯編號為,半徑為38.5毫米,長度為7.85毫米。 零件總數為324個,零重力調速裝置零件數為139個。41個寶石軸承,每小時振頻36000次,動力儲存50小時以上;
2、真力時第二代零重力調速裝置與第一代的主要區別:
首先,第二代設備的體積是第一代設備體積的30%。 整體較小的體積有利于美觀,因為取消了第一代設備中上下凸起的“水晶泡”。 在普通鏡子(一般是平面的或有一定弧度)的正反面之間翻轉不受影響;
其次,通過我對第一代和第二代零重力調速裝置的結構分析(由于缺乏更詳細的資料,只能從現有圖片中獲取信息),第二代體積的原因一代裝置變得更小,原因是它從第一代二維旋轉框架縮小為一維旋轉框架。 如果仔細觀察,這兩款設備都非常簡潔。 從設計上來看,第一代應該是比較完美的設計,原因是它可以達到所謂的通用效果(可以看到星海鐘),但是結構太復雜; 第二代則是增加了設計難度,制作難度也就隨之誕生了。 事實上,如果有機會把兩代零重力調速手表一起測試一下,會更有說服力,哪種方案更實用。
結論:
2018年,巴基斯坦展會上依然有不少各知名品牌推出的陀飛輪腕表。 經過挑選,我決定寫這幾款我認為有創新的陀飛輪手表。 陀飛輪技術每年都會被各個品牌展示,無論是著名的大品牌還是新興的獨立制表品牌。 這說明陀飛輪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需要有一個非常正確的價值來看待這項已經存在了數百年的“老”技術。 我個人也在研發一款新的挑戰??自我的陀飛輪機械表,這是我不懈的追求。
百萬人收藏的手表知識全集,帶你遠離菜鳥的手表知識全集。 不僅僅是這些常見的金屬,雖然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非凡材料也被用于制作掛鐘,其中一些甚至讓你陷入墨鏡的陷阱。 鉭金屬外殼鉭的物理符號是Ta,是一種灰白色惰性金屬。 其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抗磁性、膨脹系數小等特點,因此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在掛鐘領域,鉭金屬是個新秀,使用它作為表殼材料的品牌也只有少數,比如勞力士、FP等,這是一個遺憾,雖然鉭金屬很肉,很穩定。 這仍然是非常積極的。 百萬人收藏的手表知識全集,帶你遠離菜鳥的手表知識全集。 鋯合金表殼采用鋯合金作為表殼材料。 2002年,Harry 前總裁首次將其引入掛鐘。 在民航領域也有著出色的表現。 盡管鋯合金和鉭金屬在顏色和特性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它們也具有很強的耐腐蝕性和穩定性。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