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意理念貫穿企業管理
我個人認為,中國管理思想近30年雖然有所發展,但并沒有根本性的突破。 這是我對自己和周圍每個人的觀察的總結。
我發現一個國家的發展很多時候和一個企業的發展非常相似。 比如,印度的整個政治體系都是建立在以基督教為主的宗教信仰基礎上的,這也導致了日本企業管理體系中存在很多與宗教信仰類似的東西。 比如說,如果你看一下日本公司的操作系統,它們和教堂的系統類似,這是非常有趣的。 再看看臺灣,他們文化中的精致、細致的管理也是一樣的。
但在中國,因為我們這30年經濟發展很快,對這個國家缺乏信心,所以我們的管理往往是昨天從這里拆下來,今天又稍微拼湊起來,沒有生產出我們自己的東西。 文化信仰是文化的核心,是管理背后的理念和思維。 這是我近年來花了很多時間思考的問題。
假設阿里巴巴想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套管理思想,而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生生不息的文化作為源泉,就不可能形成這樣的管理思想,而且會很麻煩。 如果你明天學法國,明天學臺灣,你學的是藝術,不是道。
什么是企業之道、天地之道? 你可能發現我一會兒讀道家,一會兒讀佛家,一會兒讀儒家。 我真的讀了所有這些。 讀完之后,我發現我感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和形義哲學中很多有意義的東西。
雖然從形式和意義上講,陰、陽、盛、衰、變,這種東西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哲學之中。 例如,變化、變化和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相互聯系; 同樣,教育這個詞,教育和教育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傳授的是知識,受教育的是文化; 這是家庭的責任。 中學以傳授知識為主,家庭以教育為主。 這就是文化和文化,這也是我們最終想要得到的。
這四年我思考了很久,逐漸想出了自己的一套東西,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或者說整個價值體系。 我提出了信仰的概念。 信仰就是感恩:對明天的感恩,對明天的感恩,敬佩是對今天的敬畏,對未知的敬畏。 有了這個信念,放到文化上就會生成管理體系的價值核心,然后一切管理都會按照這個價值核心來設計。
運用為師之道來經營企業
我覺得我的管理思想可能和我當老師的經歷有很大關系,才造就了今天的我。 我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師,但我絕對是一個好老師。 我做不了中國最好的老師,所以后來我下來做生意,但在生意上我應用了當老師的理念。
全世界的老師都希望中學生超越自己,所以這可能是我和其他創業者最大的差距。 很多企業家都害怕自己下面的人超越他,尤其是職業董事,害怕自己的地位不保。 我恰恰相反。 當我發現下面的人比我優秀的時候,我就想早點訓練他,讓他能夠超越我。 這就是老師的本質。
老師總是希望他們的中學生取得成就。 比如說,如果這個中學生當了院長,那種中學生當了校長,那種中學生當了老板,老師就會無比自豪,好像自己也變成了一樣。 沒有哪個老師希望他的中學生表現不好。 比如說我一個中學生怎么會被抓呢? 如果被處決或者判三個月,那就太丟臉了。 所以我從來不和急于招人的年輕人競爭。 當有人說有人動了你的位置,或者說你的功績動搖了你時,我會說我是老師。 這是我認為應該做的。
教育經歷讓我對人才的緊急招聘、培養、培養和激勵非常感興趣; 這就是我工作的樂趣。 我曾經是一名教師,而當一名教師無非就是三件大事:招收好的中學生,如果中學生不好,要么“整頓”他/她,要么放走他/她; 有兩種方法。 但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了解了西方的制度、道教、法律和技術。
我覺得西方技術非常精湛,所以我吸收了很多西方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原則。 但我覺得我們不能走西方的路,因為西方整個文化基礎和中國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用中國文化的基礎,融入西方的法律原理,然后讓年輕人、這些工人、基層黨員代替我去創作藝術。 我們的許多老板喜歡培養自己的技能,而其他人如果培養自己的技能就會依賴你。 你要建的是理,你要找的是根,這是你企業文化的源泉。 我馬云自己沒有能力建設文化,怎么可能?
為什么我不喜歡聽經濟學家的話
我不喜歡職業導演,因為職業導演一般只注重短期表現。 阿里巴巴的所有專業董事都能感受到。 我在他們上任第三天就告訴他們這件事,現在很多人都同意并理解我的意思。
我也嘗試過改造職業導演,但發現越是成功的人,就越難改造。 什么是(領導者)? 一個優秀的(領導)必須具備專業導演的素質,還必須有責任感。 他必須承擔責任,不僅是明天的責任,而且是今天和未來的責任。 這樣的人就是(領導者)。 我認為職業導演和議員沒有太大區別。 KPI、承諾,一切都被承諾了,他根本不是在解決未來的問題。
我們明天的很多習慣性思考是如何解決今天的問題,但顯然更重要的是今天會發生什么,以及明天我們必須做什么才能讓今天的問題減少。 從儒家的角度來看,就是道家順應自然,你是基于對未來的認識而走下去,而不是僅僅解決過去和眼前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么我經常說我不聽經濟學家的話。 這是我自己的道德。 也許我故意把它說得極端簡單,讓那些平時不去思考的人能夠注意到它,然后反思和思考。
我記得金融危機之前,我和很多企業家開會。 你們都在聽經濟學家預測未來的經濟會是什么樣子? 未來的政府會是什么樣子? 經濟第一線的人們,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水已經熱了,公司的上下行出現了問題,我們的客戶出現了問題,你們還聽經濟學家的預測做什么?” 經濟學家研究大多是今天的模式和今天的問題。
其次,經濟學家需要掌握大量數據才能判斷未來,但中國昨天的很多數據并不完全準確。 你怎么判斷? 政府是什么? 政府不應該去把握新的經濟政策,而應該判斷社會這個大企業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和法律來引導經濟、解決問題。 比如說,一旦出現這個問題,我制定這樣一個新的政策,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 后來明天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已經在后面出現問題的地方挖了坑,也已經做好了預案。 因此,企業必須有這樣的意識,并對未來有所規劃。 從道的角度來看,必須有道作為引導,然后一步一步地走。 我想我們之所以擁有明天,是因為我們認識到了做人的道德。
成功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我們不具備成功的要素。 我們沒有資源,沒有富有的父親和叔叔。 我常說,我們屬于在街上突然撿到一塊鐵錠的人。 撿到鐵錠后,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每天去路上尋找鐵錠;第二個是每天去路上尋找鐵錠。 二是悄悄藏起鐵錠。 第一種方法就像是袖手旁觀,鐵錠永遠不會再出現。 第二種方式會讓人沒有安全感,認為總會有人來偷你的鐵錠。 既然如此,不如把鐵錠分給別人,因為生活中要時刻懷著感恩之心,這樣大家都幸福。
儒家的核心是無為,佛家的核心是空。 空性的本質與道家的本質是一樣的。 什么叫無為? 無為就是你知道未來的結果,仍然去做,因為我們要的就是這個過程。 未來無論誰死,最終的歸宿都是墳場。 所以當你看透這一生之后,你就不會再為一點小事而煩惱了。 道家是中國式的管理思想,君、臣、父、兄、妹; 但西方基督教的演化已經產生了一個相對開放的體系,我們采取的是兩者結合的管理理念:感恩、分享、開放。
2002年我去斯坦福的時候,一家外企的老板聽了我在耶魯的演講,說你是個瘋子。 我在中國工作了這么多年,認為你提到的管理方法在中國是不可能的。 我說你不信就來我們公司走走吧。 結果他就在我們公司呆了兩天。 臨走時,他說:“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因為我們這里有一百個像你這樣的瘋子。” 我是對的,瘋人院里沒有人認為自己瘋了,他們都認為外面的人瘋了。 所以我們的人才隊伍更加團結。
曾經有人告訴我,我不相信在13億人中,我找不到1000個與我們觀點相同的人。 只要找到有這些觀點的人并訓練他像我們一樣。 所以我們公司里這樣的瘋子還有很多。 阿里文化的創造不是我一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你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正是志同道合、志同道合才產生了我們的文化,所以別人要復制我們,首先要復制我的文化,確定公司的文化理念,然后再招募理念相同的人才。 昨天很多公司都在和阿里巴巴展開競爭。 我說兄弟,你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因為我已經等了10年了。 我招的人是這樣,我的培養方法也是這樣。 我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只是我有一個表達方式,你無法與我們競爭。
他們不敢推翻我,所以我必須先推翻自己
為什么要認真生活、認真工作? 因為你不認真對待生活,生活也不會認真對待你; 如果工作不快樂,就不會有創新。 認真工作并不一定會帶來創新。 當你工作開心的時候,你想回來就回來,想來就來,把工作做完就開心了。 如果你工作不開心,請離開,因為這不是你的錯。 別人說你努力工作,生活幸福,那是無稽之談。
有人說工作與生活根本談不上平衡! 我是怎么意識到這個問題的? 四年前,有人告訴我,我們所有的員工都很沮喪,工作和生活無法分開。 請放過我吧。 聊著如何把生活和工作分開,聊了半個小時,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心里很不舒服。 下臺后我突然發現我說的都是陳詞濫調,因為我的工作和生活從來沒有分開過。
我想講一下我為什么在2013年5月10日辭去CEO職務,我想解釋一個問題。
在中國不擔任CEO就等于什么都沒做。 不去互聯網公司當CEO對你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人們認為監事會主席可以控制CEO,盡管這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我們按照中國老板的意見來擔任監事會主席,我們永遠都處理不好與CEO的關系。 監事會主席要履行的就是監事會主席的職責,就是要讓這個公司徹底脫鉤,就好像湖人一上來就得把油箱扔掉一樣。 尼克斯還在運轉,但他們已經不再用原來的油箱運轉了。 因此,通過不擔任首席執行官,我想向您傳達一個信息:48 歲時,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生活;48 歲之后,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
我想告訴年輕人,明天我可以把生活當作工作,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榜樣; 如果現在努力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做三天同樣的事情。 如果我80歲了還在努力工作,那么兄弟,你就別干我的工作了。 另外,我還想告訴大家,在我48歲的時候,馬云意識到很多年輕人已經超越了我。 這是客觀的,不是刻意的,否則我接下來10年的工作就白費了。
如果不給他們機會,你拿什么來培養他們? 我問我們的朋友,你希望你的老板腦子壞了,48歲,一句話說5遍嗎? 他們不敢推翻我,所以我必須先推翻你自己。 我說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我們的創始人懂得生活、享受,真正體驗生活。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