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圖形
適宜: 4~5歲
目標:通過體驗給圖形定位的方法,發展逆向思維及立體思維。
時間:約5~15分鐘
玩法:準備雙維排列底板-塊,一些與圖上的標記相對應的圖形,如紅色的長方形、藍色的三角形等。家長和孩子猜拳,決定誰先玩。先玩的一方可以隨意說出一一個空格,如二行二列,讓對方找出相應的符合條件的圖形放上去。如果圖形找錯了,就不能放上去。
操作要點:給孩子挑選空格時,應從易到難。
訓練協助:如果孩子找錯了圖形,家長應及時給孩子鼓勵,分析一下錯誤的原因,然后再接著玩。
神奇的時鐘
適宜: 5~6歲
目標: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和判斷力。
時間:約5~15 分鐘
玩法:家長自制一個可以撥動時針和分針的時鐘,并準備-面鏡子。孩子拿著時鐘,先練一下,如家長說一個時間讓孩子撥出來。等孩子熟悉后,讓孩子往鏡子里看,家長拿著自制的時鐘站在孩子身后,并撥動時針和分針,讓孩子看著鏡子里的時鐘,說出時間。
操作要點:在孩子認識時鐘的基礎上進行,剛開始應從簡單的時間點開始。
訓練協助:家長應讓孩子知道,鏡子中的景象與實景是相反的,如他伸出左手,鏡中則是右手。
藏寶圖
適宜: 5~6歲
目標:鍛煉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時間:約5~15分鐘
玩法:用比較透明的紙做幾份“藏寶圖”,并準備幾張相同的空白圖紙。家長先給孩子看一張“藏寶圖”,然后告訴孩子:“這是一-張透明的藏寶圖,如果將它翻過來,會出現什么樣的圖案呢?”孩子看完后可以讓他在空白圖紙中畫出來。
操作要點:“藏寶圖”不宜太復雜,要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
訓練協助:家長可以把“藏寶圖”的圖案設置成孩子熟悉的動物、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等,以此吸引孩子,激發其興趣。
誰高誰矮
適宜: 3~4歲
目標: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及空間感知能力。
時間:約5~15分鐘
玩法:準備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積木和3個高矮不同的小布偶,家長在3個小布偶的下面墊上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積木,讓它們一樣高。讓孩子根據所墊積木的多少,判斷出這3個小布偶中最高和最矮的那個。
操作要點:墊好積木讓小布偶高度一樣。
訓練協助:家長應創設一個輕松、有趣、愉快的環境,讓孩子萌發思考的興趣,并自己動手操作比較,讓孩子經常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中。
以就是4個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家庭訓練方法,如果想獲得更多訓練方法,可以找歌美嘉老師領取,想要孩子變得更聰明,家長就要把握好孩子的黃金發育期,給予孩子適當的引導和訓練。讓孩子主動去思維,去探究,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