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70年風雨飄搖,時代更迭。 當我們翻看歷史照片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六年來,中國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的時光不僅記錄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記錄了男裝圖案的演變,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下面,讓我們從老照片中見證這六年來中國女裝的演變。 我不知道其中有你的父親或母親嗎?
01
20 世紀 50 年代和 1960 年代:回應意識形態
20世紀50年代、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物資緊缺,一切都待辦。
很多人拿到工資的時候,先買了家里所有的生活用品,米油鹽,所剩無幾。
當時的家庭主婦大多也是為了幫助家庭而工作,因此簡單樸素的工作服成為主流,而“列寧服”則是當時最時尚的男裝。
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上班時穿列寧服
它具有中式開領、雙排扣、兩側各有一個斜口袋。 它基本上是黑色、藍色和灰色。
雖然“列寧服”很中性,但很多職業女性在穿列寧服的時候也會加一條腰帶,用這個“小心招”來凸顯自己的身材曲線,氣質凌厲,精神也非常有活力。
正當全國女性都穿上制服的時候,一種名為“Blagi”的連衣裙悄然進入中國,逐漸打破了這種單調、乏味的時尚。
Bragi來自南斯拉夫,款式很簡單:泡泡外套、簡單條紋、百褶裙,大多是素色或條紋。
那個時代的女嬰最幸福的時刻就是試穿Bragi的時候
在一片剛硬的工裝褲海洋中,布拉吉透露出少女的歡快氣息,為男士服裝增添了不少美感,因此深受當時中青年男士的喜愛。
直到20世紀60年代,曾經流行的南斯拉夫風格服裝開始消失,軍裝開始成為最高潮流。
梳著兩把“小刷子”,頭戴帽子,穿著標準的草紅老軍服,背著黑色武裝帶,背著毛澤東徽章,背著草紅背囊,藍色繡花紅色背景的手指或黑色“紅衛兵”臂章。
紅衛兵形象
這是當時很多女嬰的夢想。 雖然沒有全套非主流衣服男裝90后,但是半身或者老的都可以,而且越老越老。
于寧說:“當時有軍裝,而且這么大!因為軍裝很少見,學生們不僅穿軍裝,還搶帽子、軍背包。軍裝在那個時候肯定很受歡迎。”時代。”
02
20世紀70年代:藍、綠、灰、黑的海洋逐漸被打破
20世紀70年代初期,男裝仍以軍裝休閑裝為主。
各個年齡段的知青都把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奉獻給了貧瘠的農田。 雖然他們不太關心服裝,但那個時期的男裝基本上處于停滯階段。
但也有很多女孩在工裝軍裝的海洋里追求美,而白襯衫就是她們高調美的首選。
白襯衫雖然簡單,沒有什么特殊的圖案或者裝飾,但是相比印花布工裝褲,仙氣十足的白襯衫看起來要好看很多。
而就在我們苦苦掙扎的時候,太平洋彼岸的歐洲和美國正掀起一股享譽全球的嬉皮文化浪潮,并于20世紀70年代末潛入中國。
1976年底,冬天過去了,國家逐漸開放,服裝的堅冰也融化了。 大衣、超短裙等稀奇古怪的服裝開始流行,在國外引起軒然大波。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衣服,你都太驚訝了,但前衛的風格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象,你不敢嘗試新衣服。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高,思想觀念更加開放,你才陸續脫掉列寧裝、軍裝、休閑服,而是藍、綠、灰、黑。一直是中國服飾的主旋律。
雖然焦急太久的女同胞們已經開始期待換衣服了。
于是,一些思想開放的女寶寶率先脫下了藍灰色的外套,換上色彩鮮艷、鉤線前衛的服裝,開始追逐服裝新時尚。
漸漸地,中性、陰暗的工作服、軍裝被人們廢除了,早期被廢棄的花皮鞋、小腳也開始復活,女裝著實煥然一新。
1979年,由美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領銜的意大利時裝秀來到中國演出。 舞臺上色彩繽紛的服飾與臺下的“藍、灰、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03
20 世紀 80 年代:潮人崛起
如果說1970年代是歐美時尚圈懷念的時代,那么1980年代則是中國永遠不會忘記的時尚時代。
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電視電影《來自大西洋的男人》成為第一部在中國官方電視臺播出的西方影視作品,空場數千人。
同時,它也在推動一種新的時尚:一是夸張的大蛤蟆鏡;二是夸張的蛤蟆鏡; 另一種是褲腳大得驚人,臀部緊緊包裹的褲子。
因為《來自大西洋海底的人》的男主角邁克·哈里斯在劇中經常戴著一副大眼鏡,看起來非常酷,所以蛤蟆鏡就成了人們拍照的必備單品。當走時。
八十年代戴蟾蜍眼鏡笑得像花的時尚男人
雖然短褲在美國流行了很多年,然后流入中國,但由于脖子被緊緊包裹,腰線特別突出,所以當時最先穿短裙的人被視為“流氓”。
日本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Elvis ) 是讓喇叭褲流行起來的人
但即使在很多人眼里,短褲=壞男孩,它仍然無法抵擋時尚年輕人穿著裙子自由舞動。
20世紀80年代也是美劇在中國大陸轟動的時代。
《熱血凝結》、《排球少女》、《狩獵》等韓劇不僅在國外火爆,還首次引發了“哈日”熱潮。
臺灣電視劇《追捕》海報
其中,由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主演的《血凝》,這段揪心的情感故事不僅感動了無數人,兩位主角的服裝也被影迷爭相模仿。
對于山口百惠飾演的幸子來說,校服、短襯衫成為了流行的服裝款式,甚至還出版了《幸子的襯衫裁剪方法》、《幸子的襯衫織法》等裁縫書籍,專門介紹幸子對各種服裝的裁剪方法。
而三浦友和的闊腿褲、高領夾克、風衣等,也成為了當時女裝的新產品。
不僅國產電視劇引發一波又一波的時尚潮流,我們國外的影視圈也不肯服輸。
當初《紅衣女郎》和《大街上的紅衫》兩部電影不僅打破了相對保守的男裝觀念,也給了我們求美求美的勇氣。
因為這兩部電影,男人們開始敢于嘗試新鮮事物,街上出現了很多穿著鮮艷衣服的帥哥。
在那個時代的時尚前沿,運動裝也是不可忽視的時尚符號之一。
當時,一名健美運動員在比賽中身穿上下兩式泳衣,只遮擋了女性最敏感的三個部位,腰線清晰,近乎“裸露”,遭到多家媒體批評。
但站在風口浪尖的衣服卻預見了未來的運動健美風格。
當時,一部讓中國中學生驚嘆的歌舞電影,法國電影《霹靂舞》的引進,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騷動。
《》被視為當時最流行、最酷的街舞,并風靡中國大陸。
一些年輕人甚至跑到大街上唱歌,吸引了大批觀眾,堵塞了交通。
似乎只要穿上無袖衫、蝙蝠衫、頭帶,就可以無視別人的目光,肆意地跳舞。
其實也有很多漂亮女孩穿著比較傳統的運動短褲+短裙或者襯衫出現在街頭。 她們青春、開朗、漂亮,就像行走在現實中的女足球員一樣。
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多姿多彩、光彩奪目的時代。
似乎想要一次性綻放出期待已久的潮流欲望,讓我們應接不暇,回味無窮。
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徹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一股潮流,男裝變得越來越開放、豐富多彩。
04
20世紀90年代:與國際接軌,港風襲來
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我們剛剛接觸到一些奇怪的新玩意,而在 90 年代非主流衣服男裝90后,潮流開始席卷街頭。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經濟開始騰飛,國外與臺灣的距離越來越近,越來越多的臺灣電視劇開始吸引大陸觀眾的眼球,帶動了一股港式時尚。
《大時代》電視劇女演員照片
尤其是在臺灣的商業電視劇中,劇中的辦公室女郎穿著帥氣穩重的夾克,搭配嘎吱嘎吱的厚底鞋,散發著叱咤風云的氣場,成為了很多年輕男孩的夢想。
20世紀90年代北京街頭穿著職業裝的男士
這些兇猛的職業男士必須以“一步裙”裝扮。 顧名思義,衣服又短又緊,只能讓腿邁出一步左右。 搭配一雙厚底鞋,既展現出女性的女人味,又不違背職業風格。 。
不僅職業風興起,一波臺灣美女明星的日常穿搭也是女生的潮流指南。
溫碧霞的無袖毛衣▼
王祖賢的牛仔襯衫▼
朱茵的連帽外套▼
鐘楚紅的黑色皮鞋▼
張國榮曾在《今夜不設防》中表示,臺灣沒有第二個穿褲子比鐘楚紅更好看的女人。
港式服裝款式多樣,每一種造型都令人著迷,成為萬千女孩的時尚啟蒙。
從此,人們開始擺脫直率和束縛,追求多樣化的服裝風格,隨心所欲地打扮。
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每個人都有機會追求時尚,即使是簡單的蕾絲連衣裙+松糕鞋也能成為街頭焦點。
原來的蕾絲裙不就是如今的田園風嗎?
同時,隨著國家越來越開放,經濟越來越繁榮,國企紛紛來到中國,讓你有更多機會接觸外界的新鮮事物。
蘭秀、LV等潮流品牌也在20世紀90年代落戶中國,我們通過開放的交流不斷了解流行色彩和流行服飾。
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洋服已經全面開放,男性裸上身露背不再被詬病。
車展上,不少眉清目秀的超模身穿低胸連體泳衣,成為一道不可缺少的靚麗風景線。
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詮釋優美的身體曲線,追求都市女性的甜美風格,將個性從傳統簡約發展到內向。
1993年鞏俐出席戛納電影節照片
05
現在:彰顯個性,走向國際
步入21世紀,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我們對服裝的追求也越來越豐富多彩。
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們已經嘲笑了廉價耐用的目標。
我們更加追求高端、靚麗的外觀,從服裝中描繪出自己的個性,展現出個人的品味和獨特性。
其實很多人并不害怕這件襯衫有多出眾,最怕的就是在街上“撞衫”。
《“非主流”的前六年》
從2000年代到10年代,80后是中國的第一波浪潮。 當時,他們正處于個體審美意識的萌芽時期。
這些年來,《還珠格格》《流星新花園》等等都是我們重要的青春記憶,偶像的穿搭也是我們很多人的潮流教科書。
《還珠格格》劇組及藝人拍攝的2000年潮流寫真年歷
整個2000年代誕生了很多現象級的明星和偶像,他們的各種混搭也成為了2000年代的服裝特色。
與街頭混合在一起的奇形怪狀的服飾成為當時的主流審美,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趨之若鶩。
她海報
2000年代中后期,我們出現了更多的“非主流”現象,比如QQ空間、火星文、大頭貼……
雖然當時我們處于學習韓國視覺和歐美朋克的階段,結果并不全面,但我們把所有的潮流元素都混合在一起,所以迎來了自己的時尚。
街頭“殺死馬特”
后來,國外娛樂業因選秀節目而蓬勃發展,中國潮流開始出現疲態。 這些“洋氣”、非主流風格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審美。
2005年《超級女聲》
《非同尋常的過去六年》
幾年前,我們只能守在電視機前,或者去小書攤購買流行刊物,才能不斷地了解新的流行趨勢。
如今,我們只要用腳趾頭刷一下手機,每天就能快速獲取世界上最流行的潮流信息。
此外,H&M、ZARA、優衣庫等美國品牌服裝店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我們已經能夠無縫對接最新時尚。
非主流、殺馬特的粗暴潮流模仿開始消失。 雖然你們一夜之間都時尚起來,但卻開啟了中國潮流的新紀元。
電影《小時代》無疑是“90后”進入21世紀后的真實縮影。 精致奢華的生活成為無數少男少女追求的夢想。
《小時代》宣傳海報
不僅僅是電影的潮流引導,參加時裝秀無疑是時尚達人獲取最新資訊、彰顯身份的必備活動之一。
美國時裝周潮流明星紛紛云集,不少新興年輕人也趕上了時裝周,變身潮流引領者,推動新潮流。
迪麗熱巴巴黎時裝周走秀
然而,時裝周不再是美國的時尚盛宴,各種規模的時裝周也在中國舉辦。
只要這個時間段到來,各路時尚達人就會聚集在秀場外的街道上,等待攝影師捕捉他們的精彩瞬間。
北京時裝周街拍,來源微博
身著各種異域風情的服飾,每一位街頭攝影師都在竭盡全力展現自己獨特的個性,給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廣州時裝周街拍,來源微博
不僅服裝的品類更加復雜,而且服裝的流行周期也越來越短,堪稱服裝的爆燃時代。
前天是波西米亞風連衣裙,今天是圓領A字裙,明天是職業白襯衫……
甚至偶爾將上個世紀的經典單品挖出來,稍加改良,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媽媽褲》人氣至今
然而,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一套中國風格潮流,并將其推廣到世界各地,而不需要追求西方流行風格。
國外設計師為2014年APEC設計的禮服草稿
國際舞臺上的中式時尚,既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又充滿了國際風格的活力,完美詮釋了西式服裝的簡約與現代。
2015秋冬倫敦中層定制時裝周,中國時裝設計師 Xu以“敦煌”為主題的時裝秀
也有不少中國服裝品牌沖向世界,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推動新潮流。
中國李寧亮相倫敦時裝秀
06
已故《紐約晨報》編輯艾米·M. (Amy M.) 此前曾寫道:
“任何一個在時尚界工作了五年以上的人都會覺得時尚的循環不斷重復,就像一個掉進水里的人回憶起自己一生的場景。”
我們這些沒有涉足過潮流圈的人可能無法理解Amy所說的話。
但當我們打開媽媽的衣櫥,甚至是媽媽的衣櫥,我們就會發現,花鞋、條紋衫、短褲等等,何嘗不是當今潮流刊物的必備單品呢?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女裝的演變也成為一部令人回味無窮的史詩。
除了反映不同時代的審美偏好外,還體現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內涵。
回顧這六年的潮流,我們從追洋,到借鑒國外,再到創造自己的潮流。 中國時尚服裝越來越具有自己的風格,在世界上也越來越閃耀。
潮流如今已經成為我們觸手可及的東西,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個人價值觀。
不知道未來六年中國女裝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來源:家庭日記(ID:) 作者:,一個神經質的人,喜歡在半夜喝著半杯剩酒看著地上的“小螞蟻”。 關注家庭刊物(ID:),晚上和你講解詩與遠方、雞毛蒜皮。 圖片來自網絡。
廣州女聲
微信號: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