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一女子到消防隊求助,稱因工作原因,需要摘下佩戴了10年的玉手鐲,但因關節變形無法摘下。
來源:荔枝新聞
消防員先將洗潔精涂在女子手臂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旋轉玉鐲,再用纏線的方法,但玉鐲始終無法穿過手腕關節。
來源:荔枝新聞
最后,在征得女子同意后,消防人員采取防護措施,將玉鐲打碎并取出。
珠寶無法摘除的情況并不少見。 去年,一名男子來到安順經濟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求助,稱手上有一枚戒指無法摘下。
來源:貴州消防
消防救援人員觀察到,該男子左手中指上套著一枚金屬戒指。 戒指又寬又厚。 由于長期血液循環不暢,男子的手指開始充血、腫脹。
據了解,男子手上的戒指是一枚裝飾戒指。 這是他女朋友剛剛給他買的生日禮物。 他把它戴在手指上,再也沒有取下來。 沒想到,這枚愛情戒指戴起來容易,摘下來卻很難。
消防員首先在戒指底部放置了防護墊戴玉鐲圖片,隔離戒指與手指皮膚的接觸,防止剪切時造成二次傷害。 消防隊員隨后使用切環刀對環進行打磨和切割,最后用鉗子成功將環取下。
消防部門提醒: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關節會增生、變形、變大。 以前適合的戒指、手鏈等配飾會變得比較緊。 如果您發現很難脫下和穿上它們,則不應再佩戴它們。
如果遇到戒指、手鐲、堅果等環形或孔狀物體扣住人體器官,在皮膚沒有破損的情況下,可以在皮膚周圍涂上食用油或濃香肥皂水潤滑,然后慢慢地移除卡住的位置。 拔出; 如果遇到腫脹、皮膚破損、流血或被卡住的器官劇烈疼痛等情況,請及時撥打“120”或“119”尋求幫助。
謹防彩色珠寶病
每個人都有對美的熱愛。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 佩戴耳環、項鏈等首飾可以使人魅力四射,充滿活力。 但很多人不知道,首飾選擇不當、佩戴方法不當、不及時清洗等都會引發一些首飾疾病。
放射性珠寶病
一些放射性元素,如鈷、釙、鐳等,常與金礦共存。 在開采、冶煉、制作黃金首飾的過程中,難免會殘留并混入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當佩戴含有這些放射性元素的黃金首飾時,與其接觸的皮膚會長期受到輻射,引起放射性首飾病,嚴重時甚至會引起放射性癌。 另外,經過放射性處理的劣質玉石,其色調改變后,玉石中會殘留一些放射性物質,長期佩戴還可能誘發放射性首飾病。
耳病
有人在街上隨便激怒別人,是非常不衛生的。 如果用于穿耳、穿眼的工具沒有嚴格消毒,可能會感染破傷風、肝炎等疾病。 有些人刺破耳朵后,將電線、竹簽、棉絮等物體塞進耳朵里,不僅阻礙耳洞愈合戴玉鐲圖片,還會促進細菌感染蔓延,甚至引發耳軟骨炎。 建議人們去正規的美容院或醫院打耳洞和眼洞。 還要避開夏天,因為夏天出汗多,耳朵、眼睛周圍的皮膚如果不注意防護就容易發炎。
珠寶皮炎
調查發現,因佩戴首飾引起的皮炎占國內皮膚病患者的9.3%。 常見的首飾如戒指、耳環、項鏈和手鏈、手表、眼鏡框、衣服紐扣、圍巾等含有金屬絲的飾品都含有鉻和鎳,直接接觸會引起皮膚炎癥。 一般來說,純金銀首飾的性能穩定,皮膚過敏的概率較低。 然而,過敏體質的人在接觸珠寶后往往會因為某種刺激而容易發生皮炎。 因此,人們在選擇首飾時,首先應了解自己的皮膚是否有過敏反應,盡量避免佩戴容易引起皮炎的鍍金、鍍銀、鍍鉻、鍍鎳首飾。
項鏈病
脖子上的皮膚很薄,所以佩戴項鏈的地方很容易受傷,引起炎癥。 從生理衛生角度考慮,佩戴項鏈時應選擇加工精細、品質優良的項鏈。 最好不要使用鍍鉻、鍍鎳、鍍汞或鉛錫合金的產品,否則會造成局部皮膚損傷; 洗澡、午休或睡覺時應該佩戴項鏈。 把它脫下來; 同時,項鏈要經常用干凈的軟布擦拭,防止細菌污染; 晚上睡覺前應清潔頸部皮膚。 如果發現皮膚損傷,應及時就醫。
環病
如果長年累月日夜戴在手上,手指就會變得麻木、腫脹、疼痛。 被戒指緊緊束縛的手指皮膚、肌肉、骨骼會凹陷成環狀畸形,很容易造成手指變形。 如果不及時清除,還會影響血液循環,甚至引起局部壞死。 如果手上戴的戒指時間長了,戒指下面的皮膚就很難清洗干凈。 是病菌、病毒的滋生地,病原微生物會傳播。 尤其是醫生、護士、餐飲服務人員等,長時間佩戴戒指后,戒指下的皮膚會滋生細菌,對自己和所服務的客戶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來源:中國小康網微信公眾號綜合@荔枝新聞、貴州消防、中國中醫藥報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