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南京在線家教每小時收入18000元,比網紅還多的消息再次刷爆朋友圈。 網絡老師真的掙那么多嗎?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小編已核實,確實如此!
揭秘:時薪1.8W的超級網紅是如何做到的?
在微信朋友圈發布的在線導師課程列表中,一堂高中物理直播網課單價為9元,有2617名學生購買。 扣除20%的網絡平臺分成后,老師每小時的實際收入高達18842元。
圖中,王宇老師所教的7個班級的總人數達到了9479人,課程總收入約為8.4萬元。 如果在線教育平臺扣除20%的分成,老師7個小時的實際總收入將超過6.7萬元。
這個工資甚至比網絡上當紅女主播還要高。 剔除各種分紅后,最受歡迎的網絡女主播3到5小時的總收入只有1.5萬到3萬元左右。
據稱,目前在線輔導平臺注冊學生已達1500萬,在線輔導課程包括語文以及初高中數學、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等8門課程。
爭議不應該是薪酬本身,而是這些教師的地位
通過努力工作致富并不是壞事。 真正的問題在于兩個層面:
第一,如果在職教師參與此類輔導,應該如何定性?
其次,當一名在職教師“嘗到了網絡服務的甜頭”時,相比每班幾萬的收入,他還會在乎自己每月幾千塊錢的工作嗎?
新事物疑似“違規”
然而,這種悄然流行的在線輔導形式也面臨著涉嫌“違規”的尷尬:根據教育部和各地公布的規定,嚴禁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有償輔導。 但現在出現了新的“網絡輔導班”,教育部發給各地的文件中并沒有列出。 此類輔導是否也被禁止,這個問題在業內引起爭議。
南京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在線輔導”是一個新事物,尚未納入文件規定的情況,但也應該納入“學科兼職教學和文化輔導”。校外社會力量舉辦的機構。” 并為此獲得報酬”,因此應該禁止。
“網課老師”每小時收入過萬,誰該反思?
最值得反思的是,當社會機構創新“在線老師”有償服務時,公立學校的課外輔導仍停留在“自習室階段”。 飽受詬病的“家校通”除了賺錢之外,還利用了信息化公交車的優勢。 為什么有足夠時間和精力的各級學校卻不愿意在信息化教育上再前進一步? 試想,如果每所學校的優秀老師都能自愿為學校的學生提供合適的在線輔導,家長和學生為何會在成千上萬的培訓機構中眼花繚亂而難以選擇呢?
這樣的培訓班值得參加嗎?
對于教師和教育平臺來說,1.8萬元的時薪并不高。 在國內知名學而思網校,數學老師的兩個半小時課程售價880元,1862人購買了該課程15節課,折算下來每小時費用超過4萬元。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分成比例,但我估計時薪不會低。 學而思創始人張邦鑫曾透露,學而思網校收入最高的老師年薪已經過百萬。
然而,對于每個學生來說,新聞中的物理老師只支付9元的網課費用。 學而思的數學老師一小時課只要23元。 這個價格只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一碗拉面的價格,但對家庭和社會卻意義重大——學生課后成績普遍明顯提高,有的學生從97入學前97歲。 分數升至117分。 一個小時花十、二十塊錢就能得到這樣的結果。 哪個家長不想付帳呢?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