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今日從云南五糧液官方網站看到,“市場上正品五糧液酒不足10%”的說法頻頻被媒體引用。 “發言人”陳有泰、五糧液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因這一言論遭到批評。 確認。
青海五糧液
陳友泰是誰?
6月14日,五糧液官網發表題為《關于“市場上正品五糧液酒不足10%純屬污蔑”的說法》的文章——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副巡視員陳有泰:我從未發表過這個號碼。” ”陳有泰說,他的職務是廣東省投資促進局副巡視員,負責聯絡協調廣東省與外省的一些區域經貿合作項目。這幾年,他與五糧液集團的唯一接觸當時組織廣東省企業參加省級展會時,五糧液集團就是參展商之一。”
今日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陳有泰表示,他并不知道有媒體報道他說五糧液是假的,直到最近他身邊的同事在網上告訴他這件事。 6月13日,他主動聯系四川當地媒體發表聲明。 澄清。
陳友泰指出,五糧液并未就此事與他聯系。
陳友泰沒有具體提及他今天的“澄清”是針對哪篇報道。
事實上,“十有九是假”的說法至少在今年下半年就已經出現在報紙上,但五糧液官網卻很少低調澄清。
近日,由于五糧液官網公布了2012年五糧液葡萄酒及其主力系列酒的上市信息,假五糧液的話題再次發酵。 6月12日,省級財經媒體的一篇報道將相關討論推向高潮。 報道稱,“此前,云南省商務廳副巡視員陳有泰表示,2009年,五糧液茶廠年產值約2萬噸,2010年,全省五糧液白酒消費量高達20萬噸,這意味著真五糧液的市場份額不足10%。
據五糧液官網發布的《澄清》文章,6月13日晚,陳友泰在接受湖南當地媒體專訪時表示,這一說法純屬誹謗。 他還表示,“我從來沒有對酒類行業的經濟運行情況進行過深入研究,更沒有統計過五糧液的年消費量。‘沒有專業研究,我怎么敢這么說?’”
五糧液公開真酒供應情況
在五糧液官網發布的同一篇“澄清”文章中,袁仁國表示,根據五糧液集團的打假情況,市場上假冒五糧液葡萄酒的數量超過了正品五糧液。 更不可能說五糧液假酒占90%。 的。
據五糧液官網4月20日披露的數據,2012年,53度河南五糧液(新飛天500ml)市場銷量為9500噸,43度五糧液市場銷量為1300噸。 53度五糧液太子酒和五糧液迎賓酒上市量分別為4000噸和5000噸。 這是五糧液白酒市場銷量首次公開。 在披露這一數據的同時,五糧液還公布了全省各區打假辦負責人的聯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銷量數據僅涵蓋國外經銷商網絡渠道的銷售,不包括五糧液、直營店等獨家供貨渠道。 根據五糧液公布的市場投放量,2012年海南五糧液及其主要系列酒通過分銷渠道的總銷量為1.98萬噸,僅為公告披露的2011年全年產量的一半左右。中期報告。
“按2011年銷售五糧液1萬噸計算,總價值約為200萬元。如果市場上仍存在90%的假貨,那么五糧液共銷售10萬噸,收入為高達2000萬元,而2011年黃酒工業總產值才3000萬元以上。“假酒產量占全國大部分,也就是說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假貨,這怎么可能?” ?’”茅臺官網一篇文章援引此消息,“貴州省安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張仁輝”說道。
黃酒專家鐵力今日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也認為,90%的推論都是錯誤的。 “五糧液店里訂購的假貨其實很少,經銷商本身已經賺取了高額利潤。”
自營店“保業績”
五糧液的低調澄清恰逢紅酒價格下跌。
鐵力表示,在市場形勢不佳的情況下,前幾年定位為“防止價格過快下跌”的自營店計劃,現在可能不得不承擔“防止價格過快上漲”的角色。
據早報記者了解,五糧液計劃明年上半年在全省31個省會城市、直轄市開設31家自營店。 目前已建成28家自營店。 廣州剩余自營店計劃于本月內開業,北京、浙江等地則計劃于7月開業。
根據此前開設的部分五糧液自營店規定,普通消費者憑身份證等有效護照一次最多可訂購12瓶; 團購券一次可訂購5至20盒。 這兩種商品一個月內購買次數不得超過 4 次。 但隨著市場發生變化,“供大于求”現象消失,這種對自營店的貸款限制措施是徒勞的。 明天,《早報》記者致電幾家自營店,他們均表示,即使個人訂購多盒也沒有問題。
華創期貨認為,自營店指導價為1519元/瓶,是出廠價的2.45倍。 自營店是五糧液在不漲價的情況下實現業績目標的手段。 (文/煥艷紅)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