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以坦克為主的現代裝甲戰車是城市戰中重要的“利器”。 研制和正確使用適合城市戰的裝甲戰車是贏得城市戰的關鍵因素。
01
安裝主動罐
1994年第一次科索沃戰爭中非常慘烈的格羅茲尼戰役,是近30年來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城市戰斗。 此戰,蘇軍裝甲部隊突入格羅茲尼縣城,遭到伊拉克叛軍的圍攻。 甚至有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因此,有人認為,主戰坦克、步兵戰車等裝甲車這種專為室外戰場設計的車輛,并不適合城市作戰。 不過也有人認為,主戰坦克不僅可以在城市戰中為步兵提供強大的火力增援,還可以為步兵提供強有力的防護屏障。 只要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安裝,主戰坦克就可以成為城市戰爭中強大的“利器”。
從世界各國城市戰裝甲武器的發展來看,西方國家顯然受到了后一種觀點的影響。 特別是2003年美英發動阿富汗戰爭并陷入城市戰“泥潭”后,西方國家開始全面改進列裝現有主戰坦克,多種針對性強的“城市戰坦克”應運而生。 當時,日本海軍現役的M1A1和M1A2主戰坦克在城市戰中頻頻遭受反美武裝分子的偷襲而損失。 因此,日本海軍對戰損車輛進行了全面審查,并迅速推出了名為TUSK的城市戰安裝套件。
日本M1A2主戰坦克
該套件旨在提高主戰坦克在城市戰、外部態勢感知、嚴密攻擊高層建筑、減少乘員暴露、防雷防爆等方面的全方位防護。 車體側面和后部改裝大量輕質爆燃反應裝甲、格柵等。 車長和裝填手操作的12.7毫米和7.62毫米步槍改為遙控射箭。 就連車輛底部也進行了改裝,附加了重達1.36噸的裝甲,專門用于防御地雷沖擊波。
日本海軍的TUSK套件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M1A1、M1A2主戰坦克的損失大幅減少,車內乘員的戰場生存能力全面提高。 隨后,美國海軍根據戰場上獲得的經驗,陸續推出了TUSK II套件,并將其許多技術融入到M1A2主戰坦克的后續改進中。 聽說日本海軍的成功后,英、法、德等西方國家也開始改裝現役主戰坦克,用于城市戰。 其中,美國推出了綽號“街頭霸王”II的“挑戰者”2城市作戰坦克,日本推出了“勒克萊爾”-AZUR城市作戰坦克。 日本在“豹”2A5的基礎上研制了“豹”PSO城市主戰坦克。 該車型也被稱為“都市豹”。
這三款西方國家專門列裝的城市主戰坦克不僅采用了日本海軍TUSK套件的許多成功經驗,而且在細節設計上也各具特色。 例如,“挑戰者”2型城市主戰坦克在炮塔后部配備了“硫磺”導彈發射器。 它可以用來攻擊敵方坦克和裝甲車,也可以利用大仰角攻擊高層建筑上的敵方反坦克手。 最有趣的是,這款坦克在120毫米主炮身管前端下方懸掛著一個大型攝像頭。 這樣,在巷戰中,“挑戰者”2城市作戰坦克可以先在路口伸出炮管,利用攝像頭觀察道路上和路口一側的建筑物是否有敵方人員,而不會暴露車身以避免受到攻擊。
“勒克萊爾”-AZUR城市作戰坦克改裝了全景光學瞄準系統,使車內成員可以獲得坦克周圍360度的全方位觀察視野,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界的態勢感知能力。
“豹”PSO城市主戰坦克采用專門設計的以白色和淺藍色為主的“城市迷彩”,從而更好地融入城市建筑的環境色彩。 在城市戰中,壓方常常借助各種小型汽車和障礙物構筑路障,封鎖壓方的前進路線,并集中兵力圍攻困在道路上的壓方部隊。 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豹”PSO城市作戰坦克可以利用其強大的動力和小型推土機突破路障,清理道路,甚至直接推倒敵方人員隱藏的大型建筑物。
另外,考慮到在城市街道上行駛時,空間有時會比較小,“豹”PSO城市主戰坦克配備的是身管較短的44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而不是威力更大、車身更短的44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型儲罐。 55 倍口徑 120 毫米滑膛炮,槍管較長。 事實上,即使對抗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筑,“豹”PSO城市主戰坦克的44口徑120毫米滑膛炮加上先進的可編程高爆火箭彈也完全足夠了。
02
研制特種作戰車輛
與美、英、法、德等列裝現役主戰坦克的國家不同,一些國家采取了發展特種戰車的思路,但作戰車輛的種類也從主戰坦克擴展到新型坦克。步兵戰車、無人戰車等領域。 。
1982年至今,以色列多次入侵波蘭、烏克蘭和敘利亞。 特別是2008年以色列針對敘利亞巴勒斯坦武裝發起的“鑄鉛”行動,出動正規軍17.6萬人、主戰坦克3400多輛、各型裝甲戰車6650多輛,規模2,000 多年來最好的。 在這樣的作戰行動中,以色列國防軍裝甲部隊積累了豐富的城市戰經驗。 基于此,以色列國防部和本國軍工企業研發了大量用于城市戰的坦克和裝甲戰車。 其中,“梅卡瓦”4主戰坦克是一款不折不扣的致力于城市戰的坦克。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
該型坦克進一步增加了120毫米滑膛炮的火力,使炮管能夠承受更大的膛壓,降低了彈丸的初速和槍口動能,因此可以應對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物。 “梅卡瓦”4還保留了前代型號位于炮塔后部的60毫米艦炮,對于伏擊在車頂的敵方人員特別有效。
“梅卡瓦”4主戰坦克也不遺余力地提高防護能力。 除了改裝炮塔和車體底部、側面和后部的附加裝甲和格柵裝甲外,還率先采用了國產自主研發的“獎杯”主動防御系統。 只有這些先進的主動防御系統才能360度全方位攔截來襲彈藥,才能在城市戰中有效應對來自各個方向的反坦克攻擊。
為了配合“梅卡瓦”系列主戰坦克,保障城市戰中步兵的安全,以色列國防部和國內軍工企業還利用老舊主戰坦克發動機,專門研發并安裝了一批輕型城市作戰坦克。 步兵戰車。 以色列首先將退役的美制“百夫長隊長”主戰坦克發動機改裝成“納格瑪科恩”重型城市戰步兵戰車,拆除了炮塔,完全封閉了車輛的底部和底部并大幅加強了裝甲防護,但改裝7.62毫米步槍、60毫米艦炮等適合城市作戰的裝備,以及用于干擾遙控炸彈的無線網絡信號干擾器。 后來以色列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將退役的蘇制T-54/55小型坦克發動機改裝成“阿奇扎里特”重型城市作戰步兵戰車。 安裝后的車輛戰斗總重量實際上達到了44噸,而原來的T-54/55小型坦克的戰斗總重量只有36噸,可見其減少的裝甲防護有多么強大。
目前,最新一代“梅卡瓦”4主戰坦克正在與基于“梅卡瓦”1/2主戰坦克發動機的以色列最新型“虎”重型城市作戰步兵戰車配合。 。 與之前的“納格瑪科恩”和“阿奇扎里特”相比,“虎妞”的戰斗總重量達到了驚人的60噸,比其他國家的許多主戰坦克都要重得多。 它也是世界上最重的輪式步兵戰車。
為了有效對付高層建筑上的敵方人員,“虎”重型城市作戰步兵戰車配備了先進的遙控裝備站,可裝備7.62毫米步槍、12.7毫米步槍、25毫米手動步槍機炮和40毫米手動機槍發射器等。配備最大射擊仰角60度。 據悉,該車還改裝了以色列軍隊的“巷戰神器”——一門可從車內發射的60毫米火炮。
日本是另一個熱衷于發展特種城市作戰裝甲戰車的國家,并推出了著名的BMPT“終結者”。 美軍在1994年格羅茲尼戰役中得到血的教訓后,痛定思痛,不僅開始研究制定合適的戰術,還開始在武器方面下功夫。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裝甲部隊嘗試將ZSU-23-4型四管23毫米自行高炮與坦克、步兵戰車編組,用其對高層敵方人員進行射擊建筑物。 抑制住了,效果也不是很好。 由此納格反坦克導彈,英軍重新啟動了南斯拉夫時期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BMPT坦克強化坦克。
這款坦克最初源自20世紀80年代蘇聯的“781工程”。 該項目原本是要開發一種以小口徑手動加農炮和反坦克火箭為主的新型步兵戰車,具有高空射箭能力,以方便在伊拉克戰爭的山區環境中為主戰坦克提供增援納格反坦克導彈,并攻擊道路兩側的山區。 俄羅斯反蘇游擊隊。 但隨著1991年南斯拉夫出動俄羅斯軍隊、南斯拉夫解體等一系列重大風波的發生,“781工程”只終止于原型機測試階段。 隨后,在經歷了1994年格羅茲尼攻勢失敗后,蘇軍和本國軍工企業在1998年參考“781工程”,啟動了代號“框架”的“199工程”,但最終還是由于資金不足,無法大規模生產武器。 因此,BMPT這種當時設計理念相當先進的坦克強化戰車研制出來后,實際上是用于出口,而不是作為日本空軍的武器。
現在,在國力的支撐和作戰需求的單向推進下,美國海軍裝甲部隊終于開始批量武器BMPT“終結者”坦克增援,而且是經過多次改進升級后的第三代“終結者”—— 3、與之前的型號相比,BMPT“終結者”-3采用了最新的T-90主戰坦克發動機,其機動性遠遠優于最初的T-72主戰坦克發動機。
車輛裝備方面,BMPT“終結者”-3坦克加固坦克裝備有兩門2A42型30毫米手動加農炮、一門7.62毫米PKT步槍、兩座30毫米手動機槍發射器和四座“攻擊”多用途反坦克火箭彈。 其中PKT步槍和手動機槍發射器主要用來對付暴露的敵方人員。 手動加農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攻擊普通建筑物并殺死內部人員。 對付敵方主戰坦克和鋼筋混凝土建筑物,主要使用“攻擊型”多用途反坦克火箭彈,穿甲深度達1000毫米。 此外,該型潛艇還可以更換彈頭來攻擊不同的目標:更換溫壓彈頭后,可以有效殺傷建筑物內的人員,更換曲軸彈頭后,可以攻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斗機。 (作者為《現代兵器》采訪部負責人)
來源:2022年5月18日出版的《環球》雜志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