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子商務交易市場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電子商務立法迫在眉睫。 12月19日,備受業界關注的《電子商務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 草案中最重要的條款是對刪除差評、騷擾、威脅用戶的行為進行重罰。 明確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包括自然人賣家)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為電子商務綜合征稅做好準備。 對此,有淘寶店表示,如果加稅,價格至少會上漲10%。
多家電商平臺成為不誠信銷售的重災區。 由于生意火爆,很多涮鍋團都換上了“馬甲”,依然生意不錯。
焦點一:涮鍋最高罰款50萬元
草案規定,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含賣家)有捏造交易、刪除不良評價、付費或者以其他條件換取好評等行為的,可以處50萬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這些條款看似處罰嚴厲,但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阿里巴巴和京東都加大了對通過技術系統和人工方式操縱訂單和刪除評論的打擊力度。 但那些應該沖洗訂單的人仍然會沖洗它們。 根本原因是流量太貴。
如何避免不誠實? 國內最大的母嬰垂直電商貝貝網副總裁姜雨辰告訴記者,貝貝網按照銷量向門店收取傭金,門店賣單沖動自然較少。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級中心法律顧問趙占占指出,現行立法主要規定了賣家對訂單塑造行為的法律責任,缺乏對訂單塑造產業鏈這一環節的規定,如訂單塑造機構、提供虛假快遞或托運等。 對于空單缺乏專門規定,建議進一步細化。
焦點2:網上商店的稅收
對淘寶店和微商影響最大
與實體店相比,網購“無發票、無稅金”幾乎是一條潛規則。 目前,大型B2C網站普遍比較規范,逃稅概率較低,但部分B2C、C2C商家仍然不納稅。
欠稅問題的核心在于監管部門無法獲取自然人網店的相關信息,因此即使發現違法行為也難以查處。 此外,只有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才納入工商部門年報、“雙隨機”抽查等監管體系。 為了逃避監管和納稅義務,一些經過工商注冊的企業網店以自然人名義經營,甚至催生了自然人網店虛假認證的產業鏈。 自然人網店的違法行為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有效查處。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謝波峰指出,相關部門無法從平臺獲取網絡交易的真實數據,無法討論相關政策。
電子商務法草案規定,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必須開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
對此,趙展表示,電商賣家只要有經營活動就應該依法納稅。 然而,目前的一些電子商務企業是由大學生或低收入群體創辦的。 國家并不強制所有C2C商戶必須到工商登記并納稅。 這個獎金期限必須過去。
李成東認為,網店征稅將影響4萬億網購交易額的一半。 目前,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等自營B2C電商已正常納稅。 天貓、京東平臺的商家均為經工商部門注冊的企業店鋪。 因此,如果要征收綜合稅,主要針對的是淘寶(含微店)等平臺上的自然人店鋪。
以阿里巴巴為例,2016財年(2015.3~2016.3),阿里巴巴平臺零售交易額為3.09萬億元,其中淘寶交易額為1.877萬億元,天貓交易額為1.215萬億元,淘寶交易額為60.7%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目前,淘寶店鋪往往占據阿里巴巴平臺多個品類商家銷售排名的一半以上。更多電商資訊請關注
李成東指出,之所以銷量好,并不是因為運營能力更強,而是因為淘寶店作為自然人,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也不需要繳納天貓傭金。 稅收規則不同,歐美、日韓成熟的電商企業大多以B2C為主。 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以C2C為主。 這是根本原因。
淘寶賣家:可能選擇加價1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淘寶店老板表示,經營淘寶店必須要有50%以上的毛利率才能賺錢。 因為它需要15%的廣告流量費、15%的人工費、7%的倉儲物流費,庫存退貨損失至少要10%。 因此,如果你買了一個價值50元的產品,而淘寶上的零售價在100元以上,也就是說,只有毛利率達到50%,你才能賺錢。
一家服裝淘寶店店主向本報記者抱怨:“上述賣家在操作中漏掉了一件商品,如果零售價是100元,他還需要繳納50×17%=8.5的增值稅”元。大部分淘寶店進貨不扣增值稅,如需稅,零售價為50元,零售價為100元,扣除17元增值稅后,實際毛利率是33÷83=39.75%,淘寶店瞬間小賺,就會變成10%的虧損,淘寶賣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漲價至少10%。 ”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認為,漲價10%將對淘寶賣家的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 例如,家電、3C數碼產品等電子產品價格上漲10%,則基本沒有價格優勢。 而即使賣家能夠接受納稅后漲價的經營壓力,也無法面對歷史追查和欠稅的問題。 由于擔心巨額欠款,有傳言稱一些店主打算漲價,有的甚至打算關店跑路。
此前,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美國尚未強制要求對在線交易參與者進行審批,而尚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應該放開市場。 電子商務的發展、它創造的就業機會以及不征稅帶來的其他周邊效益“遠遠大于征稅帶來的效益”。
他山又一石:賣家欠稅被罰款
個人網店納稅問題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但在歐美,更注重營造平等的商業環境,線上線下每個人都受到平等對待。 2015年,BBC報道稱,如果eBay和賣家未能有效調查和懲罰利用其平臺逃稅的賣家,他們將因“無視”增值稅欠款而被處以10億英鎊的罰款。
杜倫大學法學教授麗塔·德拉·費里亞表示,根據歐盟法律,eBay和其他平臺應對所有未繳納增值稅和非法交易者承擔連帶責任。 Rita還補充說,如果平臺知道正在進行的逃稅行為,也將受到法律制裁。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