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上海海關進口珠寶用毛坯鉆石5.9萬克拉,同比猛增3.4倍。 全球最大的鉆石貿易機構比利時安特衛普全球鉆石中心(AWDC)的分析師克拉斯也感嘆道:“中國人突然對鉆石產生了癡迷,年輕人在購買高檔珠寶時會首先選擇鉆石。
新興消費群體對鉆石的偏好也不難理解。 對于進入消費主力的80后來說,黃金首飾被認為是傳統消費觀念的象征和上一代人的購買選擇。 與父輩相比,80后對浪漫愛情、時尚、個性表達的渴望,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新的消費觀念。 價格成為次要考慮因素,自我感官愉悅、情感寄托、個性和品味表達的滿足成為重要的購買驅動力。
毫無疑問,婚慶市場對于釋放年輕消費群體對鉆石的剛性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婚慶產業調查統計中心數據顯示,2010年婚慶市場消費規模約為6000億元。 如果用15%購買珠寶,那么夫妻倆的珠寶消費總額約為900億元。 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平均每年將有1000萬對新人結婚。 如果每對情侶在珠寶上的花費為8000元,那么情侶每年的珠寶消費額約為800億元。 因此,未來十年持續的婚禮高峰將為珠寶行業帶來巨大的需求。
對于這一現象,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專家王飛表示:“鉆石在中國正在從奢侈品消費向習慣性消費發展。國內鉆石市場主要有三類:需求:婚禮、投資、時尚消費。在推高鉆石價格的需求中,婚禮慶典位居榜首。”
在購買鉆石時,年輕消費群體更傾向于品牌珠寶,對鉆石品質和切工的要求也更高。 北京大學珠寶鑒定中心專家認為,“切工是鉆石的第二次生命。 切工決定了鉆石品質和鉆石價值的約40%。 過去,一些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和消費者對鉆石認知度不足的手段。 劣質切工鉆石冒充優質切工鉆石來欺騙消費者。 而高品質切工鉆石則擁有明亮的火彩和光芒,能夠真正保值增值。“消費者對鉆石品質的關注,逐漸揭示了國內鉆石市場。” “馬太效應”,很多弱勢品牌將在競爭中被淘汰,而像 這樣擁有高品質比利時切工的大品牌卻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