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弱、散”拖累利潤
截至2011年底,山東省旅行社總數持續增長,達到1865家。 在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副會長丁再賢的印象中,這是山東首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不過,與靠人多取勝的行業規模相比,山東省旅行社的經營效益有些黯然失色。 2011年,全省旅行社營業收入130.33億元,同比增長10.07%,但利潤總額僅為2.08億元,同比增長8.33%。 整個旅行社行業的毛利率僅為6.17%。 “這個毛利率水平在國內只能算中等。” 丁在賢說,“有的旅行社一年營業額近2億元,凈利潤卻不足50萬元,這就是目前山東省不少旅行社的現狀?!?/p>
一個靠“多”取勝的行業,為何“賺”到了慘淡的經營局面?
在山東不少旅行社從業者眼中,“多而小、散而弱”一直是行業的老大難問題。 中國國際旅行社(山東)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詹賢祥認為,“目前,山東沒有一家旅游企業或集團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而在上海、浙江等地,年營業額超10億元代旅游集團眾多。 山東缺少的是能做大做強的大型旅游批發商和集團。 企業多而小、散的情況勢必會導致市場無序、價格混亂、低價競爭等現象。”丁再賢也認為,“雖然山東近年來一直在提高旅行社質量,但大多數“很多旅行社還是在微利經營,很多旅行社不注重質量、服務、精品線路、文化內涵,只爭低價?!?/p>
筆者調查發現,山東市場大部分中小旅行社只能復制少數大型旅行社的產品,不具備開發旅游產品的能力。 這導致產品雷同、銷售渠道狹窄。 旅行社行業長期存在低水平價格競爭、效率低下的問題。 惡性循環中運行。 還有不少小型旅行社是“夫妻店”,抗風險能力差,旅游服務沒有保障,服務品牌越來越不被消費者認可。
“小若三”拉地抓后腿
統計顯示,2011年,全省旅行社組織國內旅游838.01萬人次、3140.29萬天,接待國內游客847.8萬人次、2278.21萬天。 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這得益于好客山東旅游營銷品牌的深入發展。山東正在逐步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邁進。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2011年,山東共接待旅游接待4.17億元。國內游客,旅行社接待的847.8萬人次僅占總人數的2%。 丁在賢說,“這個數字凸顯了山東省旅行社的短板?!?/p>
“山東旅行社行業地面接駁能力普遍較差,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想辦法?!?山東交運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坦言。 筆者還從省內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從事地面接機業務的旅行社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公務接待。 上述原因與利潤低有很大關系。
“為提高地接能力,山東省明確,不能增加地接量的旅行社和公務旅行社在等級評定時不予推薦?!?一位旅行社告訴筆者。 據了解,山東省旅游主管部門也對旅游團體實施了激勵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 對此,有受訪者表示,“獎勵不平衡,幅度不大,這就是人們不愿意參與地連的原因?!?/p>
丁在賢認為,旅行社相互壓價,導致接待機構利潤極微,甚至虧損。 這是山東地面連接能力一直難以提升的根本原因。 此外,外省旅行社的沖擊,特別是其對景區的控制,也間接削弱了山東的地面連接能力。
科學合理的分工體系是關鍵
有業內人士建議,山東旅行社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必須找準方向,走集約化發展道路,構建科學合理的旅行社分工體系。
今年5月,中國國旅(山東)國旅首家旗艦店在濟南正式開業。 其垂直分工體系以及專門針對批發商和渠道商的旅行社業務模式,為山東旅行社提供了思路。 筆者走訪的省內多家旅行社負責人都表達了這一觀點。
丁在賢認為,“從價格戰轉向品牌戰,是山東旅行社行業未來發展的出路”。 丁在賢希望更多像中國國旅這樣的大型旅行社落戶山東,用品牌戰略改造山東旅行社業。 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
山東省旅游局副局長周家魯表示,山東已將加快批發零售體系建設問題擺上重要議程,制定政策措施,積極探索推進。 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在山東培育出幾家真正能夠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旅游批發商,鼓勵和支持中型旅行社專業化發展,小型旅行社主要從事代理零售業務逐步構建科學合理的旅行社分工體系。 (文/徐梅)
山東省旅游局發布的2011年全省旅行社統計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底,山東以旅行社行業規模1865家,繼續位居全國第一。 全省旅行社組織國內旅游人數、接待國內旅游人數均居全國首位。 但筆者調查發現,山東的相對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一。 2011年,山東省旅行社經營效益指標僅處于全國中等水平,旅行社接待游客量僅占全省游客接待量的2%。
“小、弱、散”拖累利潤
截至2011年底,山東省旅行社總數持續增長,達到1865家。 在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副會長丁再賢的印象中,這是山東首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不過,與靠人多取勝的行業規模相比,山東省旅行社的經營效益有些黯然失色。 2011年,全省旅行社營業收入130.33億元,同比增長10.07%,但利潤總額僅為2.08億元,同比增長8.33%。 整個旅行社行業的毛利率僅為6.17%。 “這個毛利率水平在國內只能算中等?!?丁在賢說,“有的旅行社一年營業額近2億元,凈利潤卻不足50萬元,這就是目前山東省不少旅行社的現狀?!?/p>
一個靠“多”取勝的行業,為何“賺”到了慘淡的經營局面?
在山東不少旅行社從業者眼中,“多而小、散而弱”一直是行業的老大難問題。 中國國旅(山東)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詹賢祥認為,“目前,山東沒有一家旅游企業、集團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而上海、浙江等地,也沒有一家旅游企業或集團年營業額超過5億元。”是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的旅游集團。 但有很多。 山東缺少的是能做大做強的大型旅游批發商和集團。 “人大而弱的情況,勢必會導致市場無序、價格混亂、低價競爭等現象?!倍≡儋t也認為,“雖然山東近年來一直在提升旅行社行業質量,但從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大部分仍處于微利經營。很多旅行社并不是把重心放在質量、服務、優質線路、提升文化內容等方面,而是在拼低價。
筆者調查發現,山東市場大部分中小旅行社只能復制少數大型旅行社的產品,不具備開發旅游產品的能力。 這導致產品雷同、銷售渠道狹窄。 旅行社行業長期存在低水平價格競爭、效率低下的問題。 惡性循環中運行。 還有不少小型旅行社是“夫妻店”,抗風險能力差,旅游服務沒有保障,服務品牌越來越不被消費者認可。
“小若三”拉地抓后腿
統計顯示,2011年,全省旅行社組織國內旅游838.01萬人次、3140.29萬天,接待國內游客847.8萬人次、2278.21萬天。 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這得益于好客山東旅游營銷品牌的深入發展。山東正在逐步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邁進。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2011年,山東共接待旅游接待4.17億元。國內游客,旅行社接待的847.8萬人次僅占總人數的2%。 丁在賢說,“這個數字凸顯了山東省旅行社的短板?!?/p>
“山東旅行社行業地面接駁能力普遍較差,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想辦法。” 山東交運旅游集團相關負責人坦言。 筆者還從省內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從事地面接機業務的旅行社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公務接待。 上述原因與利潤低有很大關系。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