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紅
中國繩編藝術歷史悠久,與布藝、刺繡等民間工藝一樣博大精深。 繩藝俗稱繩結。 每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線編織而成的。 每個基本結都根據其形狀和含義來命名,其中蘊含著各種美好的祝福。 在揚州486非物質文化遺產聚集區,有這樣一位“繩藝大師”,她的名字叫李從紅。
在揚州48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聚集區,李從紅的工作室很小,里面擺滿了數千件結作品。 墻壁上、柜子里、桌子上,隨處可見精美的繩藝作品。
記者看到,幾根彩線仿佛具有生命力,在李從紅的指尖上“轉動、跳躍”。 不一會兒,一個小粽子就完成了。 “十多年前,我就對‘繩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最初的愛好,逐漸變成了一份專注的工作。” 李從紅說,這些繩子之所以這么“聽話”,全歸功于他十幾年的練習。
談起自己的求學經歷,李從紅告訴記者,一開始,朋友們教了他一些簡單的打結技巧,他掌握了元寶結、中國結、如意結、四股辮、八股辮等基本技藝。 2013年左右,李從紅通過朋友得知,臺灣繩藝師王兵來到北京、上海等地教授珠寶編織技藝。 隨后她拜王兵為弟子,系統學習繩藝。 目前,她已經掌握了上百種打結技巧。
繩藝作品《佛祖保平安》
除了常規的繩結作品外,李從紅還不斷嘗試“繩藝+”,在玉雕、服飾領域都有許多獨特的作品。
“天下玉石出自揚州,經過李先生對繩結的再創作,更具韻味,不僅作品價格水漲船高,也大大增加了顧客的購買欲望。” 一位與李從弘長期合作的商家說道。
“李老師,幫我設計一個汽車衣架和毛衣鏈。” 采訪中,不少486客商帶著和田玉雕刻來到工作室,與李從紅現場交流,請她創作設計。 記者了解到,這樣一件看似簡單的繩藝作品,李從紅花了半天時間才完成。
李從紅的工作室里陳列著許多玉雕繩藝作品。 《佛祖保平安》的主體是一個安全扣,以小佛為背景,用纏線制成項圈的形狀。 這條項鏈也出現在《滾滾財富》中。 此作品以紫色玉珠為主,輔以南紅獅子,并點綴流蘇,頗具宮廷風格。
“全國各地的繩藝愛好者都會來這里,每年還有一些長期客戶來揚州找我設計編繩。” 李從紅說,這些天,他在疫情期間一直忙著網上接單,再加上中秋和國慶假期接單,預計會忙到10月底。
繩結作品涵蓋材質廣泛,從高檔翡翠到普通果樹。 工作室里,除了琳瑯滿目的繩藝作品外,還有很多關于材質的介紹。 閑暇之余,李從紅仍然閱讀這些書籍,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
近年來,漢服、旗袍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款式流行,人們對手工編織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編結這一具有東方藝術美感的中國古老手工藝,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為了讓日常佩戴的繩藝作品既美觀又實用,我的作品設計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達到一物多用的目的。” 李從紅拿著自己正在創作的作品介紹,“這件作品不僅可以用作漢服的翻領,還可以用作包掛、車掛等。”我同時為客戶量身定制繩藝作品。 ,我也為每一件繩藝作品賦予了生命。”
“現在學習結的人越來越多,我會到社區、學校去教一些簡單的打結方法,大家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李從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新鮮血液的注入,讓結法得以傳承、延續、發展,這一古老的中國手工藝正在煥發出新的活力。
相關產品
迷你燈籠玉珠編織掛繩
價格:150.00
產品詳情
綠松石掛繩
價格:1.50
產品詳情
小葉紅木掛繩
價格:2.00
產品詳情
青花瓷盤珠掛繩
價格:3.00
產品詳情
關鍵詞:
相關文章
請選擇您閱讀本文時的感受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