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
1、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乳制品、魚、瘦肉、蝦和豆類等。
2、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水果和綠色蔬菜,如大棗、杏、柑橘、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椒、生菜、青筍等。
維生素C參與造血,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
3、富含鐵的食物:雞肝、豬肝、牛羊腎、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香菇、紅糖、油菜籽、芹菜等。
4、富含銅的食物: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 銅缺乏還會導致鐵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保健品:心K活血劑
01.貧血吃什么可以快速補血?
現在很多人一想到貧血就只知道怎么補鐵,比如吃豬血、鴨血、木耳、紅棗等。但是我告訴你,并不是所有的補鐵劑都對貧血有效,因為有貧血的類型有很多種,只有缺鐵性貧血需要補血才有用。
接下來,通過這篇文章,給大家講解一下生活中常見的貧血,以及吃什么補血最快最有效。
1、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貧血? 。
臨床上,貧血的概念是指一定體積的循環血液中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紅細胞壓積均低于正常標準,稱為貧血。
但目前仍以血紅蛋白作為臨床判斷的依據。
當成年男性Hb
貧血的嚴重程度還可以根據血紅蛋白值來劃分。 ①輕度貧血:血紅蛋白下限~90g/L,癥狀較輕; ②中度貧血:血紅蛋白90g/L~60g/L,癥狀為產后身體心慌、氣短; ③重度貧血:血紅蛋白60g/L~30g/L,癥狀有心慌、休息時氣短; ④極度貧血:血紅蛋白<30g/L,常合并貧血性心臟病。
2. 貧血有哪些臨床癥狀?
當發生貧血時,通常會出現以下癥狀:
疲倦、虛弱
這主要是貧血導致體內供氧不足,導致肌肉缺氧造成的。 這也是貧血最常見和最早的癥狀。
皮膚和粘膜蒼白無血色
當出現貧血時,我們可以看到患者的皮膚、粘膜等地方蒼白,嚴重的甚至沒有血色,比如嘴唇、甲床、手掌等。
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癥狀。 嚴重的情況下,貧血可能會導致暈厥甚至神志不清。
這都是由于體內貧血導致血液攜氧不足,導致體內各器官營養不足而無法正常運作,從而出現各種癥狀。
也可能出現消化系統癥狀,如食欲不振、腹脹和惡心
它還可能引起心悸。 嚴重時還會引起心絞痛、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等疾病。
3. 貧血的原因是什么? 貧血可分為哪幾類?
我們在問題一開始就已經提到過。
●1. 缺鐵性貧血:這是最常見的貧血,尤其是女性朋友,最容易患缺鐵性貧血,因為女性朋友每個月經期都會流失一些血。 據不完全統計,平均約有20%的女性和50%的孕婦患有貧血。
此外,兒童還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 這是由于生長發育過程中鐵攝入不足,導致造血原料缺乏所致。
那么缺鐵性貧血如何補血呢? 這就需要在飲食中攝入足夠的鐵。 只要補充足夠的鐵,就可以有效改變缺鐵性貧血。
這時需要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鴨血、豬血、牛肉、蛋黃、黑木耳、紫菜、黑芝麻、蓮藕粉等,同時還要補充充足的維生素C. 可以幫助鐵的吸收。
如果缺鐵性貧血比較嚴重,就需要立即補鐵,以快速改善貧血癥狀。
●2. 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是由于體內缺乏葉酸或維生素B12而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多見于長期營養不良的嬰兒和孕婦。
因此,對于巨幼細胞性貧血,我們只能通過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來有效改善貧血,而補鐵對于這種貧血是沒有用的。
●3. 出血性貧血:這通常是由急性大出血引起的貧血,例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或外傷。
因此,對于失血性貧血,除了消除出血原因外,還需要補鐵。 如果貧血嚴重,還可以通過輸血來改善貧血癥狀。
●4. 地中海貧血:這是一種由遺傳性基因缺陷引起的貧血,導致血紅蛋白中一條或多條珠蛋白鏈合成缺乏或不足。 它是一種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病。
對于地中海貧血來說,如果你是地中海貧血攜帶者,與正常人基本相同,只是紅細胞的壽命比正常人短,而且容易破裂死亡。 貧血的癥狀并不明顯。
但如果您是重癥地中海貧血患者,則需要經常輸血來改善貧血癥狀。 通過膳食補充劑來改善貧血癥狀是不可能的。
●5. 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由于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貧血。 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細胞、造血微環境和免疫機制的損傷,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導致紅細胞和粒細胞的出現。 ,一種血小板減少的疾病。
因此,對于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可以說是比較嚴重的貧血,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唯一的選擇就是對癥治療、藥物支持治療和手術治療。
不過中西醫結合也可以改善病情。 例如烏雞白鳳丸與人參保健丸配合使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一般來說,貧血是不能靠吃東西來補充的。 這要看是什么類型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可以補充鐵,巨幼細胞貧血可以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 出血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只能通過輸血有效補充紅細胞,而再生障礙性貧血只能通過藥物支持和手術治療。
作者寄語:很高興能為大家普及健康相關知識。
。
02.吃什么可以快速緩解貧血?
大多數人對貧血的理解就是頭暈、乏力、心悸、氣短、無力、面色蒼白等,還認為吃點補血的東西有助于恢復,尤其是可以補身體的紅色食物,如紅棗、花生等。皮、紅豆、桂圓等,這些食物雖然能有效改善貧血,但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必須明確,貧血只是一種臨床癥狀。 許多疾病都會導致貧血。 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大多數人遇到的貧血大多是營養性貧血,即體內缺乏鐵、葉酸、維生素B12等,引起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
對于以上兩類貧血,食補有一定效果,但補血時不宜吃紅棗、花生皮、龍眼等,而應多吃動物血制品、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動物肝臟等補充鐵質。 同時,可以吃適量的鐵。 多吃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如西紅柿、青椒、橙子、獼猴桃等。還可以多吃雞蛋、蝦米、海帶、乳制品等,或遵醫囑補充鐵、葉酸酸片等
如果出現貧血癥狀,您首先需要尋求醫療建議,找出導致貧血的原因以及貧血的類型。 如果是營養性貧血,可以通過膳食補充劑來改善貧血。 如果是其他類型的貧血,膳食補充劑就沒有作用。 需要查明原發病,然后改進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低血糖還會引起頭暈、乏力、心悸等癥狀。 注意與貧血區別。
貧血的原因有哪些? 貧血是指人體末梢血中紅細胞減少。 當低于正常值時,就會影響組織器官的供氧,進而出現一系列癥狀。
常見的觸發因素如下:
1.營養不良,偏愛素食,或挑食,無法攝入均衡、健康、營養的食物,或偏愛辛辣、油炸、燒烤等食物,導致鐵、葉酸、維生素B12攝入不足,導致在貧血方面,如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多見于兒童、青少年、孕婦等。
2、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如苯、化學染發劑、除草劑和殺蟲劑、長期接觸大量電離輻射、病毒感染等,往往會引起血液疾病,繼而出現貧血癥狀。
3、各種慢性疾病或惡性腫瘤,如胃癌、腸癌、胃炎、腸炎等,往往會引起消化道出血,包括出血、嘔吐、黑便等,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貧血癥狀。
貧血有哪些類型? 簡單來說,貧血的分類有很多,可以根據細胞用量、嚴重程度、發病機制(主要是紅細胞生成減少、不足、破壞過多和失血)等進行分類。
1.按照細胞劑量分類
主要根據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這三者同時用于判斷貧血的一般類型。 正常情況下,血常規中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的正常值為26-32pg。
①大細胞性貧血:MCV>100fl,MCH>32pg,MCHC 32~35%。 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肝病等較為常見。
②正細胞性貧血:MCV 80~100fl、MCH 26~32pg、MCHC 32~35%,常見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脊髓病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等。
③小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三值的MCV
2.根據貧血的嚴重程度
貧血一般根據血紅蛋白濃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貧血。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圍是120-160克/升,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圍是110-150克/升,新生兒的正常范圍是170-200克/升。
① 輕度貧血:血紅蛋白濃度>90g/L;
②中度貧血:血紅蛋白濃度60~90g/L;
③重度貧血:血紅蛋白濃度30~60g/L;
④ 極度嚴重貧血:血紅蛋白濃度
一般來說,當出現貧血癥狀,或者血常規發現貧血時,首先要到血液科,完成相關檢查,查明病因,然后針對性治療,如血液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腎病,或者腫瘤等,引起貧血的原因不同,預后差異較大,主要看原發病能否治愈。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