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年底了。 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近日發布的1-11月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產品銷售報告來看,國內市場挖掘機、裝載機整體銷量下滑明顯。 國際市場上,出口量基本保持穩定。
國內市場缺乏動力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挖掘機方面,根據該協會對26家挖掘機制造企業的統計,2022年11月各類挖掘機機組銷量同比增長15.8%,國內銷量同比增長2.74%; 出口9,282臺,同比增長44.4%。
2022年1月至11月,共銷售挖掘機臺,同比下降23.3%; 其中,國內機組同比下降43.7%,出口機組同比增長64.9%。
裝載機方面,根據協會對22家裝載機制造企業的統計,11月份各類裝載機銷量同比增長36.2%。 其中,國內市場銷量同比增長43.3%; 出口銷量3507輛,同比增長19.1%。
1-11月,各類裝載機累計銷售,同比下降12.7%。 其中,國內市場銷量同比下降24.4%; 出口銷量同比增長24.6%。 電動裝載機共銷售1083臺(3噸1臺、5噸1081臺、6噸1臺),其中11月銷售102臺。
總體來看,前11個月的數據顯示,國內市場動力依然不足,而海外市場已形成一定規模。 前不久在2022全球工程機械50強峰會上發布的《2022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報告》指出,近十年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迅速,產品和技術研發不斷突破以徐工2600噸全路面起重機、中聯重科噸米塔機為代表的大噸位、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正在快速迭代。 中國的產品流派在海外已經基本形成。 中國產品在海外市場得到廣泛使用和認可,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推動。 目前,中國主流企業海外銷售的平均比例為20%。 2022年,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海外銷量將增長50%以上。
工程機械廠家密集推出新品
目前國內市場正處于新的轉型時期,這也預示著新的一年將會有更多的機會。 12月1日起,挖掘機、裝載機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由國Ⅲ排放標準切換為國Ⅳ排放標準。
據了解,與國III標準相比,國IV標準對產品的廢氣排放要求更高。 在排放限值方面,國IV標準批準的氮氧化物較國III標準降低了50%。 PM濃度限值降低了90%,是原來的十分之一。 此外,每千瓦時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 顆粒物限制。 因此,此時轉國四是中國挖掘機行業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近期,多家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紛紛推出國IV新產品。 徐工機械在2022年中國(徐州)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上正式發布符合國IV排放標準的G系列挖掘機,涵蓋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輪式全系列產品。 12月,山河智能舉辦F系列國四挖掘機發布會,線上線下展示了12款自主研發的國四挖掘機產品。 11月,柳工舉辦華中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暨柳工綜合解決方案發布會。 會上,柳工展示了裝載機、挖掘機、小型機械等全系列國四產品。 中聯重科董事會秘書近日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在國四方面,公司土方機械已提前做好計劃,并已儲備產品,以滿足預期的市場需求。
國四的實施,有利于引導行業裝備升級,促進老舊設備更新換代,為行業和企業帶來裝備更新的市場機會。 但同時,國四的到來也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用戶提前購機、現金緊張、新設備普及等綜合影響下機械企業,工程機械市場將出現較大跌幅。 下滑,明年市場潛在風險較大。
探索新領域、尋求新機遇
除了國四產品帶來的新機遇外,自動駕駛領域近期也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熱門新領域。
近日,柳工第二代遙控滑移裝載機在常州東部基地完成相關實驗測試,并于11月8日正式交付華南客戶。與傳統滑移裝載機相比,柳工第二代遙控滑移裝載機滑移裝載機取消了駕駛室,可以在小型、高溫、涉水、高危環境等特殊環境下替代人工作業。 操作員通過無線設備控制整個系統。 機,大大擴展了設備的應用范圍。 此前,柳工已向金屬冶煉行業企業提供了多款遙控滑移裝載機產品,并在實際使用中不斷改進和升級。
此外機械企業,在采礦領域,無人駕駛技術場景應用較為普遍。 三一礦業歷時兩年,在潮腦梁煤礦打造了一支純電動無人駕駛礦用卡車車隊。 借助激光器、毫米波雷達、車載攝像頭以及先進的線控底盤技術,三一礦業實現了自動車輛環境感知、自主決策、路線規劃等功能。
事實上,采礦業已成為自動駕駛各個細分領域中唯一國家層面明確產業落地時間的場景。 同時,采礦業從就業、效率、成本等角度對無人駕駛技術有著強烈的需求。 因此,礦區無人駕駛被公認為技術方案最貼近場景實際需求、商業化最快的領域。
自動駕駛領域,新的跨行業玩家進入,互聯網公司騰訊、網易也加入其中。 今年,三一智能礦山與騰訊云合作,利用騰訊云音視頻技術,有效解決了礦區無線信號不穩定時礦車移動過程中的畫面傳輸問題,保證了無人礦車的視頻質量運動過程中。 圖像傳輸實時、流暢、清晰。
12月,網易與中建八局將共同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工程機械領域的深度合作。 網易伏羲與中建八局聯合研發的挖掘機器人目前正在四川理塘參與西南地區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接下來,雙方還將在裝載機器人、壓路機機器人、塔機機器人、攤鋪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打造智能制造機器人新模式。
總體來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將加速未來工程機械裝備行業的變革。 此外,農機領域也成為工程機械行業新的創業之地。 可見,相關政策鼓勵工程機械等大型工業企業向農機、種業領域集聚。
點評:于雜早
186信息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