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軍隊服役了10年,然后回到學校攻讀研究生。 她的工作場所很棒。 她的工資在當?shù)厮闶潜容^高的,福利也不錯。 據(jù)她介紹,軍隊定期送秋衣、秋褲。 部隊有食堂,便宜又好吃。 總之,很少有人把工資花在吃喝玩樂上。
相比之下,我是一名每月補貼不到1000元的貧困學生。 雖然我不餓,但我?guī)缀醪桓屹I更多。
看到這里,你以為我會不喜歡她奢華的生活嗎?
并不真地。 這就是為什么我想講這個故事。
認識她后,我們有時會一起去逛街,一起淘寶。 然而,我聽到她對我最大的評價就是:姐姐,你太奢侈了! 看著你。 一件毛衣要幾百,一件外套要幾千。 購物沒有什么軟可言的。 我不敢和你比較。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論時,我很傷心。 我不明白她為什么拿著這么高的薪水卻如此專橫(至少與我相比)。 我也會反駁,告訴她這件毛衣雖然貴,但我是打折買的。 純羊毛非常保暖。 這件外套確實很貴,但是不起球,而且很暖和。 但你看我買了什么。 不軟,但你看不到,我通常根本不買任何東西。 如果你有急用的東西,可以去看看哪里有賣。 如果有合適的可以買。
相比之下,在熟悉了淘寶、唯品會等各大電商網(wǎng)站的使用后,她就成為了一名十足的購物者。 。 。 每周發(fā)貨七八次是很常見的,幾乎每次都能看到三四件新衣服,從下裝到夾克再到裙褲等等。 。 。 有人戲稱她是一頭終于有機會逃出籠子的獅子,看到了打扮的希望。 她給我推薦了她經(jīng)常買的商店。 我看了一下,確實很便宜。 一件T恤20元,一條圍巾10元,冬棉大衣100多件,羽絨服不超過300件。 收到后感覺質(zhì)量不錯,對得起這個價格。 我曾經(jīng)問她,你穿這么多衣服嗎? 她告訴我,我覺得它們很劃算,但后來我意識到很多都不適合我,所以我沒有把它們放在衣柜里。 她的衣柜里裝滿了高檔布料,除了那些沒有洗過、可以退貨的衣服。
以服裝為例,我算了一下。 以服裝為例,她每個月的費用在左右。 我可能一年會買一件外套、一件毛衣、兩雙鞋(一雙冬天一雙夏天)和兩三件夏天的衣服。 .平均每月更多。 我曾經(jīng)試圖改變她的想法,從買便宜的東西到買需要買的東西,東西不是更多而是本質(zhì)。 她還試圖改變我的想法,讓我承認200件外套和1000件外套一模一樣,而且多出800件是智商稅。
然而,我們都失敗了。 我們誰也無法說服任何人。 后來,我漸漸不再理睬她對我奢華生活的評價。 因為我不同意她的想法,不想因為爭執(zhí)而傷害友誼。 聽她開玩笑,我只是笑笑默認了。
有時回想起她向我描述的童年生活和以前的校園生活,我漸漸明白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她童年生活在西北農(nóng)村。 她的家人有三個孩子,生活非常拮據(jù)。 雖然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他很早就學會了各種家務活,學會了節(jié)省時間。 那是20世紀90年代末,她上大學的時候,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 我在大學期間勤工儉學,借了助學貸款,畢業(yè)后選擇參軍。 她在那里結(jié)婚生子,每天都圍繞著丈夫和孩子。 如果她從來沒有離開過部隊,她可能都不知道微博、微信、支付寶是什么,更不知道為什么大型商場里的一些品牌那么貴。 即使現(xiàn)在生活很好,我們也要計算每一分錢能用來買不花兩分錢的東西。 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出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雖然我們年輕的時候家庭并不富裕,但是我們的生活畢竟是好起來了。 可以說我們的物質(zhì)條件比她年輕的時候好多了。 我們不必考慮今天買一支鋼筆是否會挨餓。 我們不會考慮用多少個包子才能省下幾分錢。 我們可能會想,這本書感覺沒有上一本書好,裙子比這家店的更修身等等,這些都是她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
其實每個人對奢侈品的定義都不一樣,奢侈品的判斷條件并不純粹取決于經(jīng)濟條件。 比如,雖然她的工資是我的好幾倍,但她認為200元的衣服和1000元的衣服都是衣服,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 剩下的800我可以買另外4件衣服,劃算。 我花200塊錢買同樣的東西,你只需要花1000塊錢,這就叫奢侈; 對于我來說,我覺得1000元的品牌服裝材質(zhì)和做工確實比較好。 可以穿5年,但是200塊錢只能穿1年。 我攢了兩三個月的工資,然后買一些貴的東西。 與此同時,我現(xiàn)在只需要一件衣服。 多余的衣服是沒有用的。 我買了這么多,但買這么多已經(jīng)很奢侈了**。
我們觀念不同,這讓我們以為對方過著“奢侈”的生活。 正如上述多位受訪者所言,由于家庭條件和視野的差異,彼此的價值觀無法達成一致。 你可能會因為自己節(jié)儉而被稱為奢侈品而感到沮喪,而他可能會默默地想知道為什么你不選擇更便宜的東西。 你們需要的不是互相指責,而是看到彼此思維上的差距,承認差距的存在。 如果我們能互相包容那就最好了。 如果我們不能,那么我們應該互相尊重。 至少我們不應該互相冒犯。 最糟糕的是試圖用你的想法影響別人。 他不覺得你在幫助他,反而覺得你在責備他。
土豪劣紳,我們做朋友吧。 這個笑話并不容易開。 認識這樣的人并不難,難的是接受彼此的價值觀。 我們怎樣才能成為朋友?
提示和點贊微海報
這被認為是一種奢侈嗎? ? 都說我是奢侈品,我怎么能打破呢? 本文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 文中涉及的品牌、商標、標識均歸品牌所有者所有。 如有版權,請聯(lián)系客服微信刪除:
186信息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本文來自:www.2wfjd5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