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有運動損傷康復,骨科術后康復,前叉后叉術后康復,跟腱術后康復,膝關節術后康復(前叉韌帶重建,后叉韌帶重建,半月板術后康復)可咨詢13323845501。
天氣轉暖,萬物復蘇,終于可以脫掉厚重的棉衣,肆意揮灑汗水。年輕人愛運動,但運動中不可控因素太多,稍不注意就會受傷。這不,延慶區醫院康復中心接診了幾個扶拐行走的年輕人,他們在運動中意外受傷,造成后交叉韌帶斷裂,關節鏡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來到河南后叉術后康復http://www.hnjfkangfu.com/中心進行康復。
后交叉韌帶位于膝關節腔內,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后方,斜向前上方內側,附著于股骨內側髁的外側面,是膝關節內一根比較重要的韌帶。后交叉韌帶在屈膝時緊張,主要防止脛骨后移,維持膝關節后向穩定性。相對前交叉韌帶,它比較粗,強度更大。
后交叉韌帶損傷主要是由于屈膝時脛骨上端有一個向后的**,如車禍直接撞擊脛骨上段的前方,膝關節受傷跪地,或者滑雪發生意外時,身體會有一個向前的沖擊,但是腳被固定在滑雪板上,也會導致后交叉韌帶撕裂。
一旦發生后交叉韌帶損傷,由于后向穩定性遭到破壞,容易引起膝關節的進一步損傷,如半月板損傷或軟骨磨損。
關節鏡下后交叉韌帶重建技術可以使韌帶得以重建,膝關節功能獲得**程度的恢復。但是由于術后康復鍛煉不足導致膝關節存在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并發癥,影響手術效果。今天河南運動損傷術后康復http://www.hnjfkangfu.com/中心將告訴您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如何進行康復治療。
**階段:0-4周,控制疼痛、腫脹和滲出。此階段避免主動屈膝,因為屈膝過程中,移植物及固定部位會承受較大應力;避免熱敷,冷療可根據癥狀多次進行。
體位擺放:仰臥位,患肢下墊枕頭使患肢抬高,枕頭從膝關節正后方向后延伸10cm,防止膝關節后方懸空不適。
踝泵練習:術后**天就可以進行,緩慢、用力全范圍活動踝關節,防止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在臥床伸直雙下肢的情況下,雙踝先自然放松,然后做背屈動作,背屈時一定要達到**限度。然后從**背屈狀態開始做跖屈,跖屈也要達到**限度。如此反復進行。在患者臥床看電視、看書或讀報紙及與家人談話過程中都可以不斷進行跖屈、背屈練習。
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等長收縮練習:患者臥在床上,雙腿自然伸直,反復進行雙下肢大腿肌肉收縮5秒鐘、再放松2秒鐘的活動。每天收縮、放松次數共3組,每組50次,共150次。如果練習時雙腿同時進行,可以增加患側的股四頭肌收縮力30% 。
推髕骨,增加膝關節靈活度。用手指的指腹推住髕骨的邊緣,分別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緩慢用力地推動髕骨,達到能推到的極限位置。每方向5-10次,推到**活動幅度的時候要保持3-5秒。
膝關節活動度練習:微痛范圍內進行,練習時去除夾板,練習完再戴好。訓練后進行冰敷。可以配合使用CPM機輔助練習。
負重:2周以內不負重,第3周開始扶拐部分負重,4周開始扶拐全負重,可以借助地秤觀察患側下肢負重的情況。
第二階段:5-8周,繼續進行被動屈曲練習,防止疤痕粘連,肌力訓練,重心轉移練習,為脫拐做準備。
第三階段:8-12周,繼續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增 強訓練。可以應用功率自行車輔助訓練。步行無痛時,8周后可脫拐。
第四階段:3-6個月,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強化肌力及關節穩定性,全面恢復日常生活各項活動,逐漸恢復運動。此期間重建的韌帶尚不足夠堅固,故練習應循序漸進,不可勉強或盲目冒進。且應強化肌力以保證膝關節在運動中的穩定及安全,必要時可戴護膝保護,但只主張在劇烈運動時使用。
河南后叉術后康復小編溫馨提示,預防損傷大于治療,運動前進行充分熱身。尤其是北方天氣寒冷,慢跑3-5公里,劇烈運動后充分拉伸,把運動損傷拒之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