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廟里,我們常常能見看到石雕滴水觀音佛像,兩側擺放的石雕金童玉女像,這對擺放在滴水觀音雕像兩邊的童男童女,男童叫“善財”,女童叫“龍女”。這對石雕金童玉女是觀音菩薩身邊的護法神,在中國本土民間也非常受歡迎,除了其形象可愛萌萌噠之外,也因為人們覺得供奉這對金童玉女可以為人們帶來福澤和財富,是代表著吉祥如意,這在我國傳統文化春節會在門上貼金童玉女也有所表現,都是希望帶來好運。
"龍女",佛經記述她是婆竭羅龍王的小女兒,在造像中多以人身龍尾出現,是法華會上的有名人物。龍女自幼智慧通達,八歲時已善根成熟,在法華會上當眾示現成佛。為輔助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龍女又由佛身示現為童女身,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右近侍。龍女佛像立于蓮臺之上,頭戴花冠,偑飾瓔珞,披帛而下飄于體側,下著小紅裙,如人間少女,龍尾綠色,隱沒于波濤之中。
善財佛像在民間又稱善財童子。是福城中一位長者的兒子,因"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涌出",無數財寶與之俱來而得名。盡管家財萬貫,但善財看破紅塵,視財產如糞土,發誓修行成佛。《華嚴經》中記載:善財為文殊菩薩曾住過的福城中長者500童子之一。在文殊菩薩的指點下,善財童子歷訪五十三位名師(善知識),而進入佛界。佛經中即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佳話。后在普陀珞迦山拜謁觀音菩薩,得到觀世音的教化而示現成菩薩。
泉州凱巖石業制作的石雕金童玉女,采用優質的石質精雕細琢而成,善用千年文化雕鑿工藝的研究、傳承、融合和發揚,使石雕作品承載藝術文化、體現更多社會價值。